[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输液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7733.2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0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南基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基学 |
主分类号: | A61M5/172 | 分类号: | A61M5/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5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输液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输液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静脉输液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无论是从城市到农村,一般常见病大都输液治疗,这种手段治疗效果好、快,病人恢复健康快,所以,越来越多的病人都主动要用输液方式治病。一般的输液由普通护士人员即可完成,根据输液的病人的大致的身体装置调节流速,例如在给孩子输液时流速会比较慢,在给青壮年输液时则流速会加快。但是对此一直都没有一个量化的管理,没有严格的控制,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的病人,其输液流速有严格的要求时,就很难实现,即使是十分有经验的护士人员也很难完成这种工作,由于经费和条件的限制,很多医院仍使用一次性输液器上的手动滚轮控制滴速,而输液泵,注射泵等控制输液流量的仪器由于价格昂贵,体积大,操作复杂等原因未能在我国普及应用。现有的输液控制仪器由于其机械控制结构和电路设计上的局限性,无法对控制的输液管闭合状态进行智能识别,不能在突发事件时,暂停运行,结果在控制滴速时进入工作调节状态慢,误差率大,另外,现有的设备都是直接连接外部电源,一旦突然断电就不能继续使用,不能应对突发事件,而且,不能明显的对滴速信息进行显示,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方便拆装,精确控制,能暂停运行,智能报警,加设后备电源的新型输液控制器。
为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输液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中壳体、下壳体,所述中壳体内设置放置室、处理室、控制室,所述放置室内放置输液管的滴液腔,所述处理室设有PCB板,所述PCB板设有红外线感应器、报警器、处理器、调节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报警器、调节器分别与处理器连接,所述红外线感应器设置在滴液腔一侧,所述调节器包括定位轮、凸轮,输液管从定位轮与凸轮之间穿过,所述控制室内设置多个调节按键、暂停按键、开关按键,所述各按键与处理器连接,所述上壳体与中壳体铰连接,所述上壳体对应控制室按键位置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个数与按键个数一致,所述各按键从通孔内伸出,所述中壳体设置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PCB板连接;
所述下壳体与中壳体设置至少四个螺孔,所述下壳体与中壳体通过螺丝连接,所述下壳体内设置电源端,所述电源端与PCB板连接,所述下壳体一侧设有电源孔,电源线从电源孔引出;
所述下壳体设电池、电池后盖,所述电池后盖与下壳体卡连接,所述电池放置于电池后盖与下壳体内,所述电池线路连接于处理器与电源端之间的线路;
所述调节按键包括第一档位按键、第二档位按键、第三档位按键;
所述各按键上设LED灯,所述调节按键上的LED灯闪烁频率与滴液腔内滴速一致;
所述壳体上设置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报警器连接;
所述壳体设置凹槽,输液管从凹槽内引出。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上壳体、中壳体、下壳体,上壳体与中壳体之间铰连接,中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丝连接,结构简单、实用,易于实现,在中壳体内设置各个部分分室安装固定,结构简单明了、便于拆装,设置多个调速档位,能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使用者自行调整,以达到合理的滴速,设置暂停按键,以应对各种特殊情况,设置显示屏,能清楚的观察各部分信息,设置报警器,在检测到液滴结束后,发出报警,进而提示人们,不必时刻观察液滴,使用方便,壳体内部设置后备电源,在外接市电突然断电后即可启用备用电源,避免无法继续使用,轻松应对,设置红外线感应器,监测效果好、准确,且操作方便,适合于各个医院的临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基学,未经南基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7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