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7854.7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4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田亚峻;芦海云;崔鑫;孔德婷;刘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G01N15/00;G01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施娥娟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炉,特别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固体颗粒的动态热稳定性测定装置中的加热炉。
背景技术
热稳定性是煤、半焦、型煤等固体颗粒在燃烧、热解、气化等工艺技术的重要依据之一。热稳定性是指固体颗粒在高温燃烧或热解、气化过程中在热作用下的稳定程度,也就是一定粒度的煤样受热后保持原来粒度的性能。热稳定性好的煤在燃烧或热解、气化过程中能以其原来的粒度燃烧或热解、气化而不碎成小块或破碎较少。热稳定性差的煤在燃烧或热解、气化过程中迅速破碎成小块,甚至成为粉煤。要求使用块煤作燃料或原料的工业层燃锅炉或煤气发生炉,如果使用热稳定性差的煤,将导致带出物增多、炉内粒度分布不均匀而增加炉内流体阻力,严重时甚至形成风洞而导致结渣,从而使整个热解、气化过程或燃烧过程不能正常进行,不仅造成操作困难而且还会降低燃烧或热解、气化效率。
因此,在GB/T1573-2001的《煤的热稳定性测定方法》和MT/T924-2004的《工业型煤热稳定性测试方法》中分别提出了以煤炭和型煤为代表的固体颗粒试样的热稳定性测定方法,其中考察的是固体颗粒试样在静止条件下的热稳定性,也就是将一定粒度和质量的煤或型煤在隔绝空气的马弗炉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发生破碎的程度。但是,在燃烧或气化过程中,固体颗粒不仅受到热应力,实际上是热应力、颗粒间碰撞和机械磨损的共同作用而发生破碎。因此,上述的两个国家标准测定方法中对固体颗粒的热稳定性测定并不能真实反映固体颗粒在实际过程中的破碎粉化程度,因为它们没有考虑实际工业过程中的颗粒间碰撞和机械磨损,得到的结果只是试样静态热稳定性指标。这种静态热稳定性测试结果与实际工业利用过程差别巨大,无法起到指导生产、设计的作用。此外,尽管中低温热解技术的发展迅速,半焦产量不断增长,但仍旧没有关于半焦的任何相关测试方法和标准。而对于煤质活性炭,在GB/T7702.3-2008的《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强度的测定》中仅对其强度进行了测试,没用相关热稳定性测定。因此,亟待建立一套能模拟实际工业应用过程的评价固体颗粒破碎粉化的装置与方法。
其中,在设计固体颗粒的动态热稳定性测定装置时,可采用加热炉对固体颗粒进行加热,即固体颗粒可通过装载容器伸入加热炉内进行加热。但根据上述关于煤的热稳定性测定的相关国家标准,加热炉的炉温需达到800℃以上,此时热辐射强。若采用常见的顶部开盖的加热炉,操作人员需要接近高温炉体,打开炉盖,将载有固体颗粒的装载容器伸入加热炉内或从炉内取出,操作难度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方便操作人员拿取加热物体,不易被灼伤,还便于还对加热炉进行进一步的动作控制,甚至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加热炉热量外逸的加热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炉,以方便操作人员从中拿取加热物体和便于对加热炉的进一步动作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炉,该加热炉包括炉体和侧炉门,该炉体和侧炉门中的至少一者可移动设置,以使得能够与所述炉体和侧炉门中的另一者脱离连接并间隔开,或者与所述另一者接合以闭合所述加热炉。
优选地,所述侧炉门上设有用于盛放加热物体的装载容器,该装载容器从所述侧炉门的内壁朝向所述炉体伸出。
优选地,该加热炉包括机架和底座,所述侧炉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炉体相对于所述侧炉门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侧炉门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机构,该压缩弹簧机构用于朝向所述炉体的方向偏压所述侧炉门。
优选地,该加热炉包括用于朝向所述侧炉门移动所述炉体的线性电机,该线性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炉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沿所述炉体相对于所述侧炉门的移动方向布置的滑轨,该滑轨上设有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炉体与所述滑块相连。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丝杆,该丝杆设置在所述滑轨内并与所述滑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拖链。
优选地,该加热炉还可包括滑盖,该滑盖用于在所述炉体与侧炉门间隔分离时与所述炉体相接合,以闭合该炉体。
优选地,所述滑盖活动连接于所述加热炉的机架上,所述炉体可移动地设置并且在移动方向上具有第一闭合位置和第二闭合位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闭合位置,所述炉体与侧炉门接合,所述滑盖位于所述炉体的顶部;
在所述第二闭合位置,所述炉体与侧炉门分离,所述滑盖能够绕所述机架转动至所述炉体的开口侧并闭合该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7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枣糯米酒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恒温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