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识别视频内容变化程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8909.6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0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陆;祝嘉麒;李柏言;金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H04N21/647;H04N21/6437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识别 视频 内容 变化 程度 方法 | ||
1.一种高速识别视频内容变化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将视频帧中的关键帧字节数和总字节数置为0,根据应用场景为待评测视频建立缓冲区,所述应用场景包括离线场景和在线场景,初始化局部变量;当应用场景为在线评测时,为待评测视频建立网络缓冲区,网络缓存区中元素为服务端向客户端顺序发送的数据包队列,并且将为待评测视频建立的网络缓冲区指向媒体流服务器端的网络数据包队列;当应用场景为离线测评时,为待评测视频建立文件缓冲区,所述文件缓冲区中的元素为待测视频的连续帧;
S2,从为待评测视频建立缓冲区首部读出下一帧,当应用场景为离线评测时,文件缓存区中的元素是为帧,直接从缓存区中读出首帧,将首帧数据存入临时帧数据缓存中,并执行下一步骤;当应用场景为在线评测时,为待评测视频建立的网络缓存区中的元素为数据包,需要先读取存放首帧的所有数据包,再将所述数据包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帧,继续执行下一步骤;对于RTP协议的媒体流,为了确保需要读取的数据包的个数,采用清空临时帧数据缓冲数据,从为待评测视频建立的缓冲区中读出队首数据包,查看数据包中RTP协议域是否有标志位,并将所述数据包中的RTP数据域的数据取出存入临时帧数据缓冲数据中,如果查看到数据包中RTP协议域存在标志位,那么说明所述数据包是所承载帧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并说明已组装完成好一个帧,可以执行下一步骤;如果查看到数据包中RTP协议域不存在标志位,那么说明所述数据包是所承载帧的中间一个数据包;
S3,判断从为待评测视频建立缓冲区首部读出的帧是否为关键帧,若是,则执行下一步;若否,则返回步骤S2,重新执行步骤S2;
S4,计算所述临时帧数据缓冲所占字节数,并累加至总字节数;
S5,从为待评测视频建立缓冲区首部读出下一帧存入所述临时帧数据缓冲中,该步骤和步骤S2一致;
S6,判断从为待评测视频建立缓冲区首部读出的帧是否为预测帧,若是,则返回步骤S4;若否,则执行下一步;
S7,计算视频内容变化程度度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识别视频内容变化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应用场景为在线评测时,表示待评测视频已经存在;当应用场景为离线评测时,表示待评测视频是实时生成;在离线应用场景下,为待评测视频建立文件缓冲区中帧的存放顺序必须与待评测视频存储顺序一致;在在线应用场景下,为待评测视频建立的网络缓存区中帧的存放顺序必须与待评测视频编码后的顺序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识别视频内容变化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从为待评测视频建立缓冲区首部读取下一帧在不用应用场景下,执行方式不同;在离线应用场景时,为待评测视频建立文件缓冲区中存放的元素是视频帧,因此直接从文件缓冲区中读取帧并返回;在在线应用场景时,为待评测视频建立的网络缓存区中存放的是网络数据包,需要将存放的数据包全部读出,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视频帧再返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识别视频内容变化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如果所述临时帧数据缓冲是关键帧,那么关键帧字节数为所述临时帧数据缓冲所占字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识别视频内容变化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内容变化程度度量值MDVC是一个区间为[0,1)的小数,MDVC表示视频内容变化的剧烈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89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行控制信道的目标通道的选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网络中帧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