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境友好型难浸金银矿多金属综合回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9414.5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4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梁宏伟;赵淑杰;李滦宁;崔玉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04 | 分类号: | C22B3/04;C22B3/24;C22B3/44;C22B11/00;C22B1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友好 型难浸 金银 金属 综合 回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银矿的湿法冶金工艺,尤其是通过微富氧硫酸化焙烧、焙 砂硫酸浸出、酸浸渣氯化浸出金、银和铅,按流程分别获取金银和多金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难浸金银矿是指矿石中同时含有硫化物和含碳基质。在这类矿石中,金(银) 往往以显微或次显微甚至晶格金的形式浸染于毒砂、黄铁矿等硫化矿中。采用常 规氰化提金工艺处理,金(银)的浸出率很低,难浸的原因是:1.金呈显微金、 次显微金或晶格金等形式包裹在硫化矿物内,以至于通过细磨也不能被解离或暴 露在氰化物溶液中;2.与金紧密共生的其它元素化合物是易耗氧及耗氰的物质; 3.矿石中存在具有吸附性较强的物质,如有机碳等,它会在氰化浸出液中吸附己 溶解的金络合物,形成所谓的“劫金”现象;4.矿石中存在氧化铁、锑及铅等化 合物,在焙烧和浸出过程中,它们会在金粒表面形成保护膜,妨碍金的浸出;5. 金以不溶性合金或化合物形态存在,使氰化失去作用。
对这类矿石必须采用预处理手段将被包裹的金粒裸露出来和破坏碳质物,使 之能与溶剂接触而被溶解即浸出。目前工业上常用的预处理工艺有焙烧氧化法, 生物氧化法和加压氧化法。
由于易浸金矿资源不断开采,矿石性质、成分和赋存状态变化愈加复杂,难 浸因素形成多重叠加,现有的预处理方法不能有效的对这类矿石进行预处理,目 前很多研究人员试图将几种预处理工艺串联使用,如以生化法除去砷,再以焙烧 工艺去除碳硫,以应付多重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工艺。但会导致工艺繁琐、成本 提高。据不完全估计我国两重及多重复杂难浸金矿的资源约占已发现资源的三分 之一左右,因此简单、高效、成本合理的预处理工艺势在必行。
CN 101225478 A公开了<处理含砷金矿或砷精矿的大型真空炉及其连续作业 方法>,采用真空蒸馏技术使毒砂和斜方砷铁矿中的砷500℃下裂解升华的脱砷 生产金属砷方法;
CN 101709370 A公开了<高砷金矿预处理方法>,将NaCl、NaOH和乙硫氮等 与矿样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脱砷;
CN 102051492 A公开了<一种黄铁矿包裹型金矿富集金的方法>,以焙烧矿为 原料,按配比加入焦炭、石灰和石英,还原熔炼产出富金生铁,隔膜电解出纯铁 和富金阳极泥;
CN 101082079 A公开了<一种降低高砷金矿选冶成本植物提砷的预处理方法 >,利用植物吸收含砷金矿中的砷,达到提取金矿基质中砷的目的为手段;
CN 101054623 A公开了<电化学氧化法浸取难浸金矿的方法>,该法利用氯化 钠和氢氧化钠在电极的阴阳两极反应生成强氧化剂,采用就地生成氯化剂浸出 金,对环境友好;
CN 1683570 A公开了<一种高砷高碳金矿处理工艺>,是将细菌氧化技术和强 化碳浸氰化工艺联合使用,处理高砷和高碳金矿;
CN 101225467 A公开了<一种采用微波焙烧预处理难浸金矿物的方法>,可节 约能源,并提高金的浸出率,同时以单体硫回收硫化物中硫;
CN 101285126 A公开了<低污染高回收率的难处理金矿提金工艺>,是把生物 氧化技术和微波辐射技术有机结合的工艺方案;
CN 101876005 A公开了<两段加压氧浸法从难处理硫化金精矿中提取金的方 法,以硫酸-硫酸铁溶液一段加压氧化预处理,渣再以硫氰酸盐加压氧化浸出金;
CN 102134641 A公开了<一种高碳砷硫金精矿的提金工艺>,其特点是联合使 用生物氧化、加压氧化和氰化提金工艺解决含碳、高砷、高硫三重难处金精矿的 提金工艺;
CN 102251101 A公开了<含碳质的金精矿中金的提取工艺>,采用酸性压力催 化氧化-氰化提金工艺;
CN 102534195 A公开了<一种难浸金矿提金的工艺方法>,对常规硫酸化焙烧 渣进行二次低温酸性焙烧氧化,之后进行中温焙烧分解硫酸盐后氰化浸出金,使 包裹在碳、硫、砷里的难浸金高效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94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海照明装备的水下有效工作距离检测平台
- 下一篇:消失模铸造用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