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随机酉矩阵调制的协作分集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9977.4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6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张晓阳;李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随机 矩阵 调制 协作 分集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天线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随机酉矩阵调制的协作分集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网络中利用多个节点互相协作通信的协作分集技术,由于可以获得空间分集有效提升系统性能,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关注。
文献[1]提出的分布式空时编码(DSTC),采用网络中中继节点无信道信息的协作设计方法,在每根中继天线处独立处理接收到的信号。在DSTC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DSTC编码设计方法,文献[2]是基于DSTC的差分传输方案,该方案是在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无信道信息情况下的差分传输方案。文献[3]是基于DSTC的正交和准正交编码设计,可以获得更好的误码性能并具有更低的解码复杂度。但在上述DSTC的编码方案中,由于每根中继天线都独立处理接收到的信息,在中继节点具有多根天线的情况下系统性能无法达到最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献[4]提出的DSTC最大比合并(MRC-DSTC)方案是在中继节点利用信道信息对接收信号进行最大比合并,从而改善无线中继网络的性能。但是此方案依据正交设计理论来构造中继节点的处理矩阵,其中存在零矩阵,这使得中继节点没有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有效转发;此外,为了满足正交设计的条件,此方案还要求传输时隙数不小于中继天线数,这就使得传输时隙数受到中继天线数目的限制。
上述涉及的文献如下:
[1]JING Yindi,HASSIBI B.Distributed space-time coding in wireless relay networks[J].IEEE Transactions Wireless Communication,2006,5(12):3524-3536。
[2]JING Yindi,JAFARKHANI H.Using orthogonal and quasi-orthogonal designs in wireless relay networks[J].IEEE Transactions Inf.Theory,2007,53(11):4106-4118.
[3]JING Yindi,JAFARKHANI H.Distributed differential space-time coding in wireless relay networks[J].IEEE Trans.On Communication,2008,56(7):1092-4118.
[4]JING Yindi.Combination of MRC and Distributed Space-Time Coding in Networks with Multiple-Antenna Relays[J].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2010,9(8):2550-2559.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随机酉矩阵调制的协作分集传输方法,在中继节点利用随机生成的酉矩阵对中继节点各个天线上的信号进行转发,这就克服了MRC-DSTC中处理矩阵为零的不足。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一种基于随机酉矩阵调制的协作分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
1)源节点将信号发送至中继节点;
2)中继节点对接收到的信号,利用随机酉矩阵对中继节点各个天线上的信号进行转发,并通过正交扩频码序列将多个时隙的信号线性合并;随后再通过共轭处理使得中继发送的信号占用有限个时隙传输;
3)目的节点利用复信号特性进行解码,将接收的信号实部和虚部的独立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99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