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态自适应调焦眼镜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0098.3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9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戴伟伟;瞿栋;朱倩;林永栋;刘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C7/08 | 分类号: | G02C7/08;G02C5/04;G02C5/16;G02C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 自适应 调焦 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态自适应调焦眼镜,属于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树脂眼镜一副眼镜只能满足一种度数要求,由于眼镜磨损或度数加深,需要定期更换眼镜,眼镜寿命很有限,因此配镜成本大大增加。通常用过的眼镜都只能丢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与常规眼镜相比,液态自适应调焦眼镜能够调节屈光度实现不同度数的变化,使用成本较低,更具有经济性。
专利号为03233686.1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可调节焦距的眼镜片,它利用充入的液体,改变附着在镜片上的透明变焦片之间的屈光度,实现变焦。但其注射液体的装置在眼镜外部,调节不便,导致实用性不强,美观度也达不到要求。其变焦片的材料(塑料,橡胶等)经过数次伸缩后,会产生材料疲劳,影响寿命。专利号为201020160833.1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双层变焦眼镜,它利用冲入的液体,改变两层镜片之间液体的厚度,以达到改变镜片屈光度的目的,实现变焦。但其两块镜片之间的可调距离受到镜片厚度的限制,可实现的调焦范围有限;注射装置同样位于眼镜之外,使用不方便;更重要的是,两层镜片之间距离的改变,必然要求其中一层镜片移动,导致镜片与镜框只能间隙配合,密封性受到较大影响;没能给出调节瞳距的措施。黄婷婷,梁瑞生,于哲,徐兴恺. 充液型可调焦液态[J]. 光学技术,2011,37(3),介绍了一种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使用透明的弹性薄膜和光学平板玻璃将一定体积的液体封装在圆柱形的空腔内, 当空腔内的液体体积变化时, 透镜的曲率半径随之而改变, 实现了透镜的可调焦。虽然基本能够实现调焦的功能,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调节装置或注射装置。日本Adlens公司设计了一款调焦眼镜“Adlens P.O.V”,眼镜镜片内密封注入有硅油液体,镜框两侧设计有滚轮,通过旋转滚轮控制镜片内硅油液体容量来调节镜片度数的大小。其注射装置独立,位于镜架的两侧,反复装拆导致密封性和精确性降低;其利用滚轮实现注射的装置,精度太低,无法实现较为精细的度数调节;没能给出调节瞳距的措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态自适应调焦眼镜,解决了注射装置与眼镜分离、不能实现较大范围的焦距调节、无法实现较为精细的度数调节、密封及美观性等问题,利用机械注射装置,将透明液体充入和抽出镜片内部,借此改变镜片内侧薄膜的弧度、实现液态自适应调节焦距。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态自适应调焦眼镜,包括镜框、镜腿、安装在镜框上的镜片、瞳距调整装置和度数调节棒;所述镜框上密封安装前后两片镜片,所述前后两片镜片采用不同材料,与镜框一起构成容纳液体的密闭腔室;两个镜框之间的连架杆上安装有瞳距调整装置;所述镜腿与镜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镜腿内还含有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包括推杆,活塞和弹簧;所述镜腿内壁的内螺纹与推杆的外螺纹啮合,所述活塞将镜腿前端密封,形成容纳液体的密闭腔体,所述推杆的前端顶住活塞,推杆后端有与度数调节棒配合的“一”字槽;在镜腿的密闭腔体内放置一根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在活塞上,一端固定在镜腿的内壁上;一根橡胶软管导通镜腿的密闭腔体与镜片与镜框一起构成的密闭腔室之间的液体。所述度数调节棒刻有度数尺度位置的参考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本发明液态自适应调焦眼镜通过预制镜框的厚度,能够实现不同屈光度范围的调节;弹性薄膜具有良好的伸缩性,能够达到大幅度的弧度要求。使用便捷;调节准确;结构轻巧,注射装置内置于镜腿,随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通过两镜片间的瞳距调整装置,能够改变两镜片的间距,满足不同用户的瞳距需要。用户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调节成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并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随时改变镜片的度数以达到用户的要求。本发明具有经济性,环保性,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液态自适应调焦眼镜整体视图。
图2为度数调节棒示意图。
图3为镜腿内部注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0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机械式随钻变径扩孔钻头
- 下一篇:防横向变形的发泡机流道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