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法处理含氨废气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1665.7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0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姚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道淼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96;B01D5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处理 废气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法处理含氨废气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处理机械加工行业和化工行业产生的含氨废气的方法,其可用于多种含氨废气的处理方面,属于环境工程和废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空气中含有氨气时,废气具有强烈的氨臭味,人对氨气的嗅觉阈值为0.5~1.0mg/m3,因此废气中含有氨气很容易遭到人们的投诉。另外,氨气对大气来说也是一种比较敏感的污染物,因为其容易随雨水沉降到地面,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导致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因此,含氨废气的高效处理达标后排放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含氨废气脱氨处理系统传统的工艺为常采用酸液吸收,由于吸收液中的无回收价值,因此,吸收废液作为废弃物委托外运处理,且产生的吸收液废水酸性较强,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属于危险工业废弃物,处理费用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电化学法与吸收法进行有机结合,将通过吸收、电化学氧化实现含氨废气的处理和达标排放,合理控制吸收液的pH值及盐的浓度,实现吸收液的循环利用。该发明具有较好的效果及实际意义。
本发明实现方法如下:
首先含氨废气在引风机4的吸引下由废气吸收塔的进气口1进入废气吸收塔2,在废气处理塔的填料3上废气中的氨被喷淋泵7喷淋的吸收液吸收,吸收氨后的吸收液进入废气吸收塔底部的蓄水槽6,蓄水槽6中的吸收液由pH控制器8监控,蓄水槽6中的吸收液由循环泵9提升进入电化学氧化槽10,电化学氧化槽中的电极板由电源11供电,蓄水槽内的吸收液损失时由自来水补水管12补水,处理后的废气经排气管5排放。
本发明创新点主要有如下:
1、喷淋液由盐和稀酸配制而成,初始pH值配制为2-6,其中盐可以是氯化钠或氯化钾,其质量浓度为1%-5%。
2、本发明通过pH控制器控制反应的pH值,通常pH控制设置为7.5-9.5,在反应过程中实现吸收液的循环利用。本发明的电化学所涉及的电化学反应式如下:
在通电的状态下,电极表面的电子通过介质水从阴极端传递到阳极端,电子在转移过程中能产生氧化性物质,如:·OH、ClO-、·Cl、H2O2和·O·等。
氨的电化学氧化去除有2种途径。①直接氧化:氨氮可以直接在阳极上失去3个电子被 氧化成氮气和水,见式(1);②间接氧化:氯离子首先在阳极上被氧化为游离氯,然后溶解在水溶液中形成“活性氯”,作为强氧化剂与氨氮反应产生氮气,最终使氨得到去除。氨的间接电化学氧化过程见式(2)。
2NH3+6·OH→N2+6H2O+6e- (1)
HClO→ClO-+H- (4)
3、本发明有机结合了吸收法和电化学法,并结合了自动控制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电化学法处理含氨废气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中:1.废气吸收塔进气口;2.废气吸收塔;3.填料;4.引风机;5.高空排气管;6.蓄水槽;7.喷淋泵;8.pH控制器;9.循环泵;10.电化学氧化槽;11.电源;12.自来水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首先将含氨废气引入废气吸收塔进气口1,废气中的氨被喷淋泵7喷下的吸收液吸收。吸收液的初始pH值为2-7,且含有1%-5%的氯化钠,经过吸收氨气后,吸收液的pH将有所上升,当吸收液的pH上升到8-9时,由pH控制器控制电源11向电化学氧化槽供电,吸收液中的氨氮将被氧化去除,然后吸收液的pH就会有所下降。吸收液再次吸收氨气之后,pH又会上升,然后由pH控制器控制电源11向电化学氧化槽供电,吸收液中的氨氮将被氧化去除,然后吸收液的pH就会有所下降。如此周而复始的反应。当蓄水槽中的水位下降时,通过自来水补水管补水至初始水位。
其中循环泵9可以是一直处于运行状态也可以是与电源11共同运行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道淼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道淼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16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