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1915.7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7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盛翠翠;邱姝颖;吴超瑜;陶青山;蔡文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10 | 分类号: | H01L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作方法 | ||
1.发光二极管,包括:
基板,其具有正、反两个主表面,至少一V型凹槽形成于所述基板的正表面上,所述V型凹槽表面为一反射面;
发光外延层,形成于所述基板上,其边缘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V型凹槽的底部与内侧边缘之间,使得由发光外延层边缘发出的光入射到V型凹槽的镜面上,向外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外延层边缘区域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V型凹槽调整光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凹槽结构中两侧壁间夹角满足90度,以便垂直方向下发出的光在V型凹槽发生反射,向外侧产生平行位移,垂直方向上出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V型凹槽的深度为5~20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凹槽结构中两侧壁间夹角为钝角,以便垂直方向下发出的光在V型凹槽发生反射,向外侧射出,扩大出光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与发光外延层之间还包括反射结构,其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 V型凹槽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为全方位反射镜,由低折射率介电层和金属反射层构成。
8.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在一基板上形成发光外延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形成V型凹槽,其表面为反射面,所述发光外延层的边缘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V型凹槽的底部与内侧边缘之间,使得由发光外延层边缘发出的光入射到V型凹槽结构的镜面上,向外侧射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一生长衬底,在其上形成发光外延层;
提供一基板,在其正表面上形成至少一V型凹槽,其表面为反射面;
将所述发光外延层与所述基板连结,使得所述发光外延层的边缘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V型凹槽的底部与内侧边缘之间,使得由发光外延层边缘发出的光入射到V型凹槽结构的镜面上,向外侧射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所述3)中形成的V型凹槽,其两侧壁间夹角满足90度,以便垂直向下发出的光在V型凹槽发生反射,向外侧产生平行位移,垂直向上出光。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所述3)中形成的V型凹槽,其两侧壁间夹角为钝角,以便垂直方向下发出的光在V型凹槽发生反射,向外侧射出,扩大出光角度。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发光外延层与基板之间形成反射结构,其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 V型凹槽的内侧。
13.一种照明系统或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系列前述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任意一种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三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19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