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式双炉膛气化炉及基于该气化炉的室内加热系统及其炕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2033.2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吉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F24D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21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炉膛 气化 基于 室内 加热 系统 及其 炕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气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分体式双炉膛气化炉以及基于该气化炉的室内加热系统及其炕床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气化是说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之一,在我国广大农村,使用的现有气化炉的生物质原料仅针对农作物秸秆,而对煤炭的使用多数是直接燃烧或者制作成煤球使用,造成能源的浪费以及排放大量的污染气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气化,又可以对煤块或者煤球进行气化的分体式双炉膛气化炉,这种气化炉将煤块或者煤球气化后使用,能够实现节煤1/2至2/3,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双炉膛气化炉,包括炉盖、炉盖座、外炉体、内炉体及设置在外炉体和内炉体之间的保温层;所述的内炉体包括第一上炉膛、第二上炉膛、高温区及底座;所述第一上炉膛和所述第二上炉膛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上炉膛为柱状腔体,第一上炉膛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气管右端与第一上炉膛的内腔相通,所述第一出气管顶部设置有烟囱,所述烟囱上设置有烟囱阀门;所述第二上炉膛和所述第一上炉膛同轴安装,且所述第二上炉膛位于所述第一上炉膛的腔体内,所述第二上炉膛为柱状腔体并且其下端沿径向设置有凸缘,所述第二上炉膛的上部设置有与第二上炉膛内腔相通的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右端相连接;所述高温区设置在所述第一上炉膛和所述第二上炉膛的下方,且所述高温区左侧上部设置有进水管,下部设置有出水管,对应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水管阀门和出水阀门,所述高温区内部设置有环形水环套,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通过所述环形水环套相连通;所述高温区的底部设置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环形进风凹槽,所述底座左侧设置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上设置有进风阀门,所述进风管右端与环形进风凹槽相连通,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出灰口。
所述第一上炉膛的内腔直径为350mm至400mm,所述第二上炉膛的内腔直径为200mm至250mm。
所述第二上炉膛的顶部设置第二上炉膛盖,所述第二上炉膛盖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倒置的锥形通孔,穿过所述锥形通孔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杆径与所述锥形通孔下部的孔径相等,所述圆杆的下端焊接有板状部件,其上端伸出所述第二上炉膛盖并且设置有把手。
所述第二上炉膛的内腔圆周面为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阶梯状,在阶梯状凸起上设置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上均布设置有分离通孔。
可以在所述第二上炉膛的内腔内垂直设置多个分离板,各分离板上设置的分离通孔的孔径,自上而下递减。
所述第一上炉膛和所述第二上炉膛的内腔壁上沿轴向设置多个筋条。
所述高温区外壁呈柱状体,内壁呈倒锥状,内壁上设置多个条形凹槽,内壁下部设置炉箅,高温区顶部沿内壁向外设置环形凸台,所述第二上炉膛的凸缘便与所述环形凸台的上端面接触。
本发明涉及的基于气化炉的室内加热系统的加热器部分,包括内腔封闭的加热器主体,设置在加热器主体内腔的环形循环水管,该环形循环水管的进水口及出水口与水暖气管相连接,在所述环形循环水管的上端沿所述加热器主体内腔壁径向设置有挡板,所述加热器主体的内底壁上设置燃气炉,燃气炉的燃气管与所述分体式双炉膛气化炉的第一出气管的左端相连接,且在燃气管上设置阀门,所述加热器主体的上部设置有加热器烟囱。
本发明涉及的基于气化炉的室内加热系统的炕床系统的床体内设置有曲折的烟道,烟道的进烟口与所述加热器烟囱相连接,出烟口通向室外。
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气化时,将所述第二上炉膛取出便可,而对煤块或者煤球进行气化时,可以取出第一上炉膛,或者不取出第一上炉膛而将所述第二上炉膛放置在所述第一上炉膛的内腔中,这种气化炉对煤块或者煤球的气化,能够提高煤炭的气化率,减少煤渣含量,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与所述分体式双炉膛气化炉连接使用的室内加热系统及炕床系统,不仅解决了农村冬季取暖问题,还实现了对能源的充分利用,减少对产生热量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上炉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第二上炉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分离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基于气化炉的室内加热系统的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吉,未经张永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20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