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焦镜头以及包括该变焦镜头的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2075.6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6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金镇佑;崔东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5/173 | 分类号: | G02B15/173;G02B3/02;G02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王新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镜头 以及 包括 成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用于迷你照相机、数字摄像机、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的变焦镜头(zoom lens)和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成像装置(诸如,采用固态摄像器件(例如,电荷耦合器件(CCD)或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的数字照相机和数字摄像机)的发展和使用显著增加,需要具有高性能、小型化且重量轻的结构的变焦镜头。
对于包括固态摄像器件的光学系统,对广角、高分辨率的镜头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已经提出具有小F值和广角的明亮镜头(bright lens)。另外,能够进行手抖校正(hand shake correction)的高性能光学系统已经被提出与具有小F值的明亮镜头一起使用。
在许多情况下,光学系统仅具有广角功能和高倍放大功能中的一个,并且具有小F值的明亮镜头用于焦距固定的光学系统。具有小F值的明亮镜头由于其复杂的光学结构而具有大的尺寸、重量重并且昂贵。此外,包括在具有小F值的明亮镜头中的手抖校正光学系统也具有的大尺寸且重量重,因此,在这样的手抖校正光学系统中使用的控制器件和机械器件也具有大的尺寸。
例如,广角且明亮的变焦镜头通常由五个透镜组(lens group)构成,由于在变焦期间每个透镜组独立地移动,所以广角且明亮的变焦镜头的机械结构复杂且庞大。
在另一示例中,变焦镜头可以由分别具有正屈光力(refractive power)、负屈光力、正屈光力和正屈光力的四个透镜组构成,在此情况下,尽管可以实现约1.8的F值,但是第三个透镜组的尺寸应当大以实现稍微明亮的大孔径。因此,用于手抖校正的控制装置和机械装置也较大,从而变焦镜头的整个镜筒也必须大。此外,由于大的孔径,难以控制变焦镜头的色差。
发明内容
实施例提供具有优良光学性能、广角、大孔径且明亮的变焦镜头。
根据实施例,所提供的变焦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组,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子透镜组、光圈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二子透镜组;以及第四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其中第一透镜组至第四透镜组从物体侧(object side)到图像侧(image side)依次布置,当从广角位置变焦到摄远位置时第一透镜组至第四透镜组的每个之间的距离变化,第一子透镜组中距图像侧最近的透镜的表面是凹的,第二子透镜组中距物体侧最近的透镜是朝向物体侧的凹入的弯月透镜(meniscus lens),并且第三透镜组中距物体侧最近的透镜是非球面透镜,该变焦镜头满足下述条件:
Vd2≥60
Vd3≥70,
其中Vd2表示包括在第二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阿贝(Abbe)数,并且Vd3表示包括在第三透镜组中的透镜的阿贝数。
第二透镜组可以构造为为了手抖校正而移动。
变焦镜头还可以满足条件:
2.0≤f_S2/fw≤4.1,
其中f_S2表示第二子透镜组的焦距,fw表示整个变焦镜头在广角位置处的焦距。
变焦镜头还可以满足条件:
4≤f4/fw≤8.5,
其中f4表示第四透镜组的焦距,fw表示整个变焦镜头在广角位置处的焦距。
第四透镜组可以包括由塑料树脂材料制成的透镜。
第一透镜组可以包括正透镜和负透镜。
变焦镜头还可以满足条件:
Pvd-Nvd≥10,
其中Pvd表示包括在第一透镜组中的正透镜的阿贝数,Nvd表示包括在第一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阿贝数。
第一透镜组可以包括双重透镜,该双重透镜包含彼此结合的正透镜和负透镜。
变焦镜头可以满足条件:
Nd1≥1.9,
其中Nd1表示包括在第一透镜组中的透镜的折射率。
第二透镜组可以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非球面透镜。
第三透镜组可以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非球面透镜。
第四透镜组可以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非球面透镜。
第四透镜组可以包括朝向物体侧的凸出的弯月形透镜。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成像装置包括:变焦镜头;以及摄像器件,用于将通过变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
附图说明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范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上述和其他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2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阵列,构造以及方法
- 下一篇: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