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精确定位充填型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样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3165.7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6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庄晓莹;朱合华;春军伟;张琦;陈雪琴;杨成;李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定位 充填 预制 裂隙 岩石 试样 模具 | ||
1.一种能精确定位充填型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样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底座、侧板、隔板、夹具、双头螺栓及带帽螺栓,所述的侧板设有2个,分别位于底座的前后两侧,2个侧板之间通过双头螺栓连接,所述的侧板的内侧设有凹形榫槽,所述的隔板设有3个,3个隔板分别通过凹形榫槽连接在2个侧板之间,每个侧板上分别设有2个圆形齿轮状孔槽,每个圆形齿轮状孔槽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隔板之间,所述的夹具分别设在圆形齿轮状孔槽内,所述的带帽螺栓分别贯穿双头螺栓并与底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精确定位充填型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样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侧板由上半侧板及下半侧板组合而成,上半侧板的下边缘处开设有2个半圆形齿轮状孔槽,下半侧板的上边缘处开设有2个半圆形齿轮状孔槽,上半侧板与下半侧板组合连接时,分别位于上半侧板及下半侧板上的半圆形齿轮状孔槽组合形成圆形齿轮状孔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精确定位充填型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样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底座前后两侧的2个上半侧板的两端分别通过2根双头螺栓连接,位于底座前后两侧的2个下半侧板的两端分别通过2根双头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精确定位充填型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齿轮状孔槽的内侧为光滑曲面,圆形齿轮状孔槽的外侧为齿轮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精确定位充填型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呈圆形齿轮状,其形状与侧板上的圆形齿轮状孔槽对应,每个夹具由上半夹具和下半夹具组合而成,上半夹具和下半夹具的直径边缘处均开设有一个矩形宽槽,该矩形宽槽内填塞有一块橡胶垫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精确定位充填型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垫块可更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精确定位充填型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样模具,其特征在于,通过夹具与圆形齿轮状孔槽的齿轮状结构之间的配合,夹具在圆形齿轮状孔槽中可呈不同角度设置,上半夹具和下半夹具内的两个橡胶垫块之间缝隙的方向随夹具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精确定位充填型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相邻齿轮间的角度为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精确定位充填型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高于四周的平台,两个平台分别位于相邻2个隔板及2个侧板构成的两个空间内,且相邻2个隔板及2个侧板构成的空间的底面积与平台的面积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精确定位充填型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头螺栓的中部开设有孔槽,所述的底座的两端开设有螺栓孔,所述的带帽螺栓贯穿双头螺栓并与底座的螺栓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31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