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鳅鱼苗人工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3344.0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9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丁辰龙;孙骥;王信海;姜爱兰;王宣朋;蔺玉华;段树华;姜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23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鳅 鱼苗 人工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淡水鱼类苗种人工培育方法,特别是一种泥鳅鱼苗人工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泥鳅(Misgurnus anguilicaudatus)原为野生种,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因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目前,我国泥鳅养殖所需的苗种主要是以人工捕捞的野生苗为主,由于现代农业所使用的化肥、农药及工业三废等污染,导致泥鳅野生资源锐减,野生苗种资源已不能满足规模化养殖的需要。
泥鳅人工繁育自上世纪80年代初已有报道,但是,苗种培育技术不过关。仔鱼室内培育5d-7d,苗种成活率不到55%;水花苗(3-4d龄)直接投放池塘养殖,苗种成活率不到20%。泥鳅苗种成活率问题一直阻碍泥鳅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当前泥鳅仔鱼室内培育5d-7d,苗种成活率不到55%,泥鳅水花苗下塘成活率不足20%的生产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鳅鱼苗人工培育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平面槽和圆槽对泥鳅苗强化培育,从而大幅度提高苗种室内培育成活率及下塘成活率,为泥鳅的规模化养殖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泥鳅鱼苗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产孵过程。
①亲鱼培育与挑选:产孵前30-40天,挑选3 龄亲鱼,并将雌雄鱼分池强化培育。
②人工催产:将培育好的亲鱼于水温24℃-26℃时 ,以雌雄比例为1:1.3-1.5的比例从暂养池中挑选亲鱼使用催产剂对亲鱼进行人工催产。
③受精过程:将催产后的亲鱼放入室内水泥池中的产卵网箱,并以水泵循环流水增氧,刺激亲鱼产卵。
④受精卵孵化:将产出的受精卵经收集冲洗后,放入置于平面孵化槽内的孵化桶里孵化;同时,在另一平面孵化槽内悬吊孵化网片,当孵化桶内15% 鱼苗出膜时,将孵化桶内鱼胚倒在另一平面孵化槽内孵化网片上继续孵化。
所述平面槽为长方体状,长x宽 x高:2.5 mx0.45 mx0.3 m;
(2)7d龄仔鱼培育。
仔鱼孵化第3d,将孵化网片从平面孵化槽内撤出。
仔鱼孵化第4d,对仔鱼进行喂食蛋黄。
仔鱼孵化第5d-7d,对仔鱼进行喂食虾粉。
所述喂食次数为:日投饵6次,投饵量占体重的5-8%。
所述平面孵化槽每天清污1次,换水1次;
(3)15d龄仔鱼培育。
将7d龄仔鱼按每个平面孵化槽养殖9-10万尾比例从平面孵化槽内移入至圆槽内,并通过气泵向圆槽内充氧。
仔鱼孵化第8d-15d,对仔鱼进行喂食虾片,日投饵6次,投饵量占鱼苗体重的5-8%。
圆槽每天清污1次,换水1次。
所述圆槽直径为2 m、高为0.5 m,水深0.4 m。
所述圆槽内部设有增氧设施。
所述增氧设施为气石。
所述7d龄仔鱼培育完成后,放入鱼塘前,在鱼塘水体下方以每亩2-3排悬挂丝瓜瓤, 后将7d龄仔鱼投放在丝瓜瓤周围。
所述15d龄仔鱼可直接投放鱼塘,泥鳅养殖期间加强池塘管理,11月初干池结产,测定苗种成活率30%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泥鳅苗强化培育方式采用室内平面槽培育7d龄仔鱼和圆槽培育15d龄仔鱼,通过对水花苗强化培育,待鳅苗7d龄、15d龄后再放养池塘,大幅度提高了苗种室内培育成活率及仔鱼下塘成活率。研究结果表明:7d龄仔鱼室内成活率达87.8%,下塘后成活率达30%以上;15d龄仔鱼室内成活率达92.6%,下塘后苗种成活率达到50%以上。
该技术科学合理,易于实施,实用性好,利用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泥鳅苗下塘成活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1)产孵过程。
①亲鱼培育与挑选。产孵前30天,挑选3 龄亲鱼,并将雌雄鱼分池强化培育,投喂蛋白含量33.5%的泥鳅配合饲料(淮安大江水产饲料有限公司生产),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5%,雄鱼要有明显的婚姻色,体色鲜艳,体重20g以上。成熟雌鱼要腹部饱满、柔软,生殖孔乳突大而突出,孔圆呈现红晕,体重30g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33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箔轧机支撑辊擦辊装置
- 下一篇:噻二唑酰胺衍生物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