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注入还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3706.6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5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姜海勇;崔保健;刘江涛;弋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82/00 | 分类号: | A01D8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1***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注入 还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秸秆掩埋的秸秆注入还田装置,尤其是能将秸秆进行破碎和压缩并掩埋在土壤中的秸秆还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秸秆还田作业主要使用秸秆粉碎机完成秸秆切碎,之后采用犁耕或者旋耕的方法将秸秆掩埋或混埋在土壤中。秸秆连年大量还田,松散的秸秆难以在犁耕作业方式下全部良好掩埋,所以不利于秸秆的腐解;另外秸秆无序的分布在土壤中,给下茬作物的播种作业造成拥堵播种机的问题,还会影响下茬作物的种子着床质量。有些地区采用开沟深埋秸秆的办法进行秸秆还田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种作业方式大量消耗人力物力且作业周期长,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秸秆还田作业需要两套设备先粉碎后翻耕才能完成,而且秸秆在土壤中松散且无序分布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入还田装置,该注入还田装置在开沟松土的过程中,不仅能将秸秆进行切碎,同时将秸秆进行挤压,再将秸秆连续注入至土壤中成行掩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开沟铲顶部设置一孔洞作为喂入口,该喂入口连通一个注入管道,注入管道的排出口位于开沟铲底部;拖拉机推动秸秆注入还田装置前行,开沟铲便在土壤中开沟,开沟铲两侧的翼板将秸秆向喂入口聚拢;开沟铲上方有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驱动一个导柱在导套中上下滑动,导柱下端面与开沟铲顶部的喂入口形成冲裁上下模的关系。拖拉机的动力输出部件驱动秸秆注入还田装置的曲柄高速旋转,导柱上下高速运动,在曲柄运动至下止点时导柱下端面进入秸秆喂入口到达注入管道的中上部,导柱与喂入口配合的冲裁运动将秸秆进行切碎;秸秆连续喂入,切碎的秸秆则被不断推挤进入注入管道,注入管道的末端为排出口,排出口位于开沟铲底部,秸秆从排出口排出进入到开沟铲所开沟的底部,沟壁的碎土回落后将秸秆掩埋,完成秸秆注入还田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开沟松土的过程中,将秸秆进行收集、切碎、挤压、注入至沟底。使秸秆以较紧实的状态成行掩埋在土壤中。采用曲柄连杆机构驱动导柱在导套中运动,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左前方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左后方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视图。
图中1.开沟铲,2.翼板,3.导套,4.轴承座板,5.导柱,6.皮带轮,7.曲柄,8.连杆,9.导柱销轴,10.主轴,11.连接杆,12.固定板,13.连接杆销轴,14.注入管道,15.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本发明与小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情况。在图1,开沟铲(1)由三个壁面构成,上部壁面带有喂入口,喂入口边沿是开沟铲(1)与注入管道(14)的焊缝,焊缝需要打磨形成锐利的棱边。开沟铲(1)上部焊接左右两个翼板(2),开沟铲(1)连同两个翼板(2)全部焊接在导套(3)的下部。导套(3)的上部焊接轴承座板(4),曲柄(7)与主轴(10)过盈配合在一起,主轴(10)连同主轴轴承安装在轴承座板(4)上。导套(3)具有精密镗削的导柱孔用以保证导柱(5)在导套(3)中上下高速运动。
在图2中可以看到为了与小型拖拉机配套,本实施例中为注入还田装置设计了四连杆调深机构,两个连接杆(11)通过四根连接杆销轴(13)将固定板(12)和导套(3)连接起来构成四连杆机构,拖拽导套(3)上部系的钢丝绳(15),可以调整注入还田装置的开沟深度。在主轴(10)的另一端安装皮带轮(6),通过多条驱动带连接拖拉机输出带轮与皮带轮(6)就可以驱动曲柄(7)旋转。注入管道(14)的末端为秸秆的排出口,排出口位于开沟铲的底部,设计为椭圆形,有利于秸秆的排出和掩埋。
在图3中可以看到开沟铲(1)的两侧壁面与上部壁面形成上小下大的开沟铲整体结构,工作时调整开沟深度要保证土壤表面在注入口的下方3厘米以上。拖拉机驱动注入还田装置沿图4中箭头方向前进。注入管道(14)为90度左右的弯管形状,以保证秸秆注入至开沟铲(1)在土壤中所开的沟底,并且沟底的土不会堵塞注入管道(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农业大学,未经河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3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蚕豆丰产栽培方法
- 下一篇:压缩式垃圾车的推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