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孔道高强压浆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4153.6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3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蒋成飞;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成飞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24/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孔道 强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专用后张法预应力梁孔道压浆剂。
背景技术
在没有出现专用预应力孔道压浆之前,仅使用水泥浆作为填充物,结果导致很多缺陷,孔道不密实、易收缩、易泌水、强度低等缺陷,所以不能保证预应力筋和混凝土构体之间有效的人应力传递,不能消除应力变化对锚具的疲劳破坏,达不到保护预应力筋受外界的侵害和腐蚀,国家交通部JTG041-2000标准颁布后,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质量,但仍然满足不了现行桥梁及高专的要求,2012年的JTG/TF50-2011标准,该标准指标要求填充物低水胶比、无泌水、无收缩等高指标,导致许多企业适应不了现行规范。
如发明专利AN:200910009480.7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剂,该压浆剂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高效减水组份:1~3%、早期膨胀组份:5~10%、中后期膨胀组份:30~50%、矿物掺合料组份:40~60%。虽有优秀的膨胀性能,但在实际施工中,浆料有分层现象,导致桥梁等结构工程的强度不均匀。
发明专利JP特开平4-349162A公开了一种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孔道压浆剂,该压浆剂使用了消石灰和粉煤灰作为主掺和料,轴以消泡剂。该压浆剂不能做到零泌水、不能满足防腐蚀和膨胀性能要求。
经过多年的实验积累,发明出一种低水胶比、高流动度、零泌水高强度孔道压浆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水胶比、高流动度、零泌水的后张预应力梁孔道压浆而开发的高性能压浆剂,现场施工时按比例与水拌和后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孔道压浆剂填实,也可掺入水泥中拌和使用。浆体具有流动性好、无沉降、不分层、高强、无收缩等特点,是理想的孔道压浆材料,可用于普通公路桥梁中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
本发明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孔道高强压浆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一种低水胶比、高流动度、零泌水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孔道高强压浆剂,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减水组份2~11%,
塑性阶段防止沉降组份3~5%,
超细活性微粉组份6~10%,
高耐久矿物掺合料组份35~50%,
低碱型后期膨胀组份35~40%,
保水组份0.01~0.5%,
缓凝组份0~0.5%,
引气组份0~0.5%,
所述超细活性微粉组份为硅灰或纳米二氧化硅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耐久矿物掺合料组份包括火山灰和选自石灰石、Al2O3、硅化物、CaO、氧化钾、云母石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低碱型后期膨胀组份为氧化镁。
上述原料配方最佳配比值为,各组分的重量%为减水组分6%,塑性阶段防止沉降组份3%,超细活性微粉组份10%,高耐久矿物掺合料组份45%,低碱型后期膨胀组份35%,保水组份0.2%,缓凝组0.5%,引气组份0.3%。
所述减水组份为奈系磺酸盐高效减水剂、氨基磺酸盐或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以下是减水剂的性能指标,
表1普通萘系减水剂混凝土收缩率和耐久性指标表格
表2掺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收缩率比混凝土收缩率比和耐久性指标表格
所述防止沉降组份为聚丙烯腈纤维、聚乙烯醇缩醛纤维或芳族聚酰胺纤维,长度为3-10mm,直径为20-100μm。
所述超细活性微粉组份的比表面积10000-12500cm2/g。
所述保水组份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缓凝组份为糖、柠檬酸、葡萄糖酸钠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引气组份为松香或松香类聚合物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一种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孔道高强压浆剂的使用方法,
1)将各组分按照重量%加入搅拌机混合搅拌制得干料;
2)将上述压浆剂干料用在强度不低于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入量为10-15重量%,满足低的水胶比0.26-0.28与水混合,高速搅拌,搅拌速度为7000-10000转/分,时间5-10分钟得到灌浆料;
所述灌浆料初始流动度≥17,60min流动度≥25,24h自由泌水率0,24小时自由收缩率≤0.5%。
本发明优点在于:低水胶比、高流动度、高强度、零泌水、防腐蚀。
高效减水,可实现JTG/TF50-2011标准中规定的满足0.26~0.28水胶比的状态下技术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成飞,未经蒋成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4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