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4170.X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1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今彰大;野吕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H01R43/2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伟;安翔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一种连接器组件以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2004-103551中公开的连接器包括:具有锁定接纳部的配合壳体;可连接到配合壳体的壳体主体;锁定臂,该锁定臂以悬臂方式从壳体主体的前端部向后延伸并且被构造成通过与锁定接纳部弹性地相接合而将壳体主体和配合主体保持在连接状态下;以及检测构件,该检测构件将被安装在壳体主体上,能够从初始位置经由待机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并且被构造成基于检测构件是否能够被从待机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来检测配合壳体是否已经被正确地连接到壳体主体。
锁定部被形成为在检测构件的前端部上突出。接合部被形成在锁定臂的后端部上。此外,锁定臂形成有从与壳体主体相连的前端部延伸到接合部并且在高度方向上贯穿的贯通孔。当检测构件到达检测位置时,锁定部弹性地配合到贯通孔中并且被布置成从前方与接合部可接合。
随着模具在模制接合部时被向前方拉时,贯通孔被迫在锁定臂的前端部上形成开口。然而,由于锁定臂的前端部构成弹性变形的支撑点部,所以如果贯通孔敞开,则锁定臂的弹性力降低。因此,利用上述的构造,锁定臂在强度方面倾向于缺乏可靠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况完成了本发明并且其目的是提高锁定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对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连接到配合壳体的壳体主体;锁定臂,该锁定臂从壳体主体突出,在与壳体主体与配合壳体的连接方向相交的变形方向上弹性地可变形,锁定臂与壳体主体之间形成变形空间,被构造成通过与配合壳体的锁定接纳部弹性地相接合将连接到配合壳体的壳体主体保持在连接状态下,并且包括容纳凹部,该容纳凹部朝变形空间和/或朝后方敞开;以及检测构件,该检测构件被安装在壳体主体上或安装到壳体主体,其从初始位置经由待机位置可移动到检测位置,并且被构造成使得(i)在壳体主体被连接到配合壳体之前,通过壳体主体沿着移动方向与锁定臂的接触而在初始位置处限制沿移动方向的移动,(ii)当壳体主体被正确地连接到配合壳体时,在初始位置处的移动受限状态被解除,并且检测构件被保持在待机位置处,以沿着移动方向大致面对容纳凹部,以及(iii)检测构件通过从待机位置沿着移动方向的移位操作到达检测位置,因而检测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到容纳凹部中。
由于当检测构件到达检测位置时,检测构件的一部分被容纳到锁定臂的容纳凹部中,所以锁定臂和检测构件被布置在在变形方向上(具体地,在高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处,并且连接器的对应的尺寸(具体地,高度)可以被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容纳凹部朝锁定臂的变形空间和/或朝后方敞开并且具体地在连接到壳体主体的前端部上不敞开。因此,避免了锁定臂的强度的降低。因此,锁定可靠性由锁定臂提高从而提高整体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锁定臂以悬臂方式从壳体主体的前端部向后延伸。
具体地,锁定臂形成有锁定突起,在正确的连接时,该锁定突起被至少部分地配合到锁定接纳部中。
进一步具体地,锁定突起在锁定臂上在变形方向上朝变形空间的相反侧突出;和/或其中容纳凹部在锁定突起的后表面上敞开。
进一步具体地,在检测位置处被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容纳凹部中的突起被形成为在检测构件的前端部分上或附近沿变形方向突出,和/或被布置在与锁定突起在待机位置处在变形方向上至少部分地重叠的位置处。
进一步具体地,倾斜的引导表面被形成在突起的前表面上在待机位置处在前后方向上大致面对在锁定突起的后表面上的容纳凹部的开口边缘的位置处,和/或在从待机位置到达检测位置的过程中与容纳凹部的开口边缘滑动接触,从而引导突起到容纳凹部中的插入。
进一步具体地,辅助突起被形成为在突起的突出端的一部分上沿变形方向突出。
进一步具体地,与引导表面连续的辅助引导表面被形成在辅助突起的前表面上;和/或容纳凹部的内表面的一部分被凹入以形成辅助凹部,辅助突起在检测位置处被至少部分地配合在该辅助凹部中。
进一步具体地,窄辅助突起被形成为在该突起上沿变形方向突出;并且容纳凹部的内表面的一部分被凹入以形成辅助凹部,辅助突起在检测位置处被配合在该辅助凹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41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