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双状态反光聚光太阳能集热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4407.4 | 申请日: | 2013-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5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柱 |
主分类号: | H02S10/30 | 分类号: | H02S10/30;H02S2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状态 反光 聚光 太阳能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和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光聚光太阳能集热发电装置。属于太阳能光热系统的组成之一。尤其是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之一。
【背景技术】
反光聚光在太阳能中央空调系统是太阳能利用的基本形式,是最早实现商业化运行的太阳能光热技术。
其采用的技术方案通常包括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的弧面镜面反射镜、借助支撑框架固定在弧面镜面反射镜焦线上的真空集热管,以及通过支撑框架驱动弧面镜面反射镜跟踪太阳的跟踪机构,工作时,弧面镜面反射镜将入射阳光反射聚焦为一条集线,安置在这条集线上的接收器可以吸收阳光加热流体介质。
将真空集热管——镜面反射镜为太阳能采集装置,用于中央空调或热水器,是个高效率的采集装置,平均光热转化效率都超过50%。但是,其缺点是只能在夏季和冬季使用,在春秋两季处于低效率或停止使用的状态,不能高效利用全部太阳能采集设备,还浪费了太阳能资源。如按照全年为周期统计,每平米太阳能采集设备是不能达到最大太阳能采集利用效率的。
目前现有解决方案存在不能高效利用全部太阳能采集设备的方案如下:
如授权公告:CN 2580363 Y,《基本固定、高倍聚焦的太阳能集热器》所述方案;
如授权公告:CN 87212764U,《一种聚焦全封闭式太阳能开水器》所述方案;
如授权公告:CN 2252966 Y,《一种多功能贮热式太阳灶》所述方案;
如授权公告:CN 2305622Y,《一种用于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聚光装置》所述方案;
如授权公告:CN 238473 Y,《聚焦跟踪式高效太阳能加热器》所述方案;
如授权公告:CN 201096909Y,《一种太阳能聚光反射板》所述方案;
如授权公告:CN 101667604A,《太阳能均匀光叠加反射聚光镜的设计方法》所述方案;
如公告:ZL 200620030922.8《抛物面焦线半跟踪太阳能热水器》所述方案;
如公告:CN 201539980 U《大焦距抛物槽反射柱式聚光太阳能高温集热器》所述方案;
如公告:CN 101510741A《一种太阳能聚光装置》所述方案;
如公告:CN 1632413A《散集式反射系统收集光能的方法》所述方案;
如公告:CN 101608836A《组合反射面太阳能集热器》所述方案;
如公告:CN 101794017 A《一种薄膜太阳能反射聚光装置》所述方案;
如公告:CN 201336639Y《平面镜反射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落地槽式聚光器》所述方案;
如公告:CN 201396962 Y《槽式抛物面太阳能集热装置》所述方案;
如公告:CN 201059805Y,《抛物线凹型槽反射镜聚焦太阳能发电、净水装置》所述方案;
如:CN 101532476A《太阳能柱面聚焦集热储热蒸汽锅炉一汽轮机发电装置》所述方案;
如:ZL200820006953.9《一种阵列式柱面反光聚焦太阳能高温集热储热装置》所述方案;
如将太阳能光电电池——镜面反射镜的组合作为为太阳能采集装置,用于中央空调或热水器,则不是个高效率的采集装置。首先,平均光电转化效率都低于30%。其次,用于高倍聚焦的太阳能光电电池一般是单晶硅或多晶硅的组件,在高倍聚焦的使用方式过程中会引起光伏构件单晶硅或多晶硅太阳能光电电池的过热,(当夏季,局部温度将超过35度,)光电转化效率将大大下降。因此将太阳能光电电池——镜面反射镜的组合作为中央空调制冷使用时,使用效果很差。
如公告:CN 101001058 B《一种主动采光太阳能弧板光伏发电装置》所述方案;
此外,太阳能采集装置是真空集热管——镜面反射镜的组合,还存在反射聚焦在真空集热管上时,因为太阳的黄道在改变,或跟踪出现偏差或其它因素导致的反射聚焦不准。造成了阳光浪费、真空集热管吸收效率下降等缺点。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柱,未经张国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44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