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作物目标性状快速聚合育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4673.7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4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常爱霞;王元英;罗成刚;张玉;冯全福;杨爱国;刘旦;任民;程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A01H5/10;C12N15/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作物 目标 性状 快速 聚合 育种 方法 | ||
1.一种农作物目标性状快速聚合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步骤:创建受体亲本单拷贝非连锁早花植株;获得的早花植株仅含有一个早花基因,并且早花基因与需要聚合的目标性状均不连锁,即,早花基因与需要的所有目标性状均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B步骤:目标性状快速聚合育种创制综合性状改良的突破性新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农作物目标性状快速聚合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具体为:
(1)提取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RNA,反转录获得cDNA;
(2)在NCBI上查找拟南芥早花基因序列(>gi|4903011|dbj|AB027504.1|Arabidopsis thaliana FT(FLOWERING LOCUS T)mRNA,complete cds),从ORF两端设计引物,同时考虑后续表达载体所用的双酶切位点,在引物5’端加上酶切位点,
设计的引物为:F:5’酶切位点序列+ACCACCTGTTTGTTCAAGATC;
R:5’酶切位点序列+GGTTATAAAGGAAGAAGCCAT;
(3)利用设计的引物,以拟南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把扩增产物和MARKER分别点到1%琼脂糖胶上跑胶,扩增产物中574bp的片段就是早花基因片段;利用DNA纯化试剂盒直接对目标产物进行纯化;
(4)把纯化获得的拟南芥早花基因,按照常规通用的转基因技术,利用构建的不含GUS基因但含有筛选标记的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拟进行目标性状聚合的受体亲中,获得受体亲本材料转早花基因阳性植株;
(5)利用SOUTHERN杂交技术鉴定早花阳性植株中早花基因的拷贝数,筛选含有单拷贝早花基因且早花基因表达的早花植株;
(6)受体亲本单拷贝早花植株分别与需要聚合的目标性状供体亲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的杂交组合分别继续与非早花受体亲本进行回交(测交),分别统计不同回交(测交)后代早花性状与目标性状的分离比例,经卡方检验选择早花基因与所有供体目标性状均不连锁的受体亲本单拷贝早花植株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农作物目标性状快速聚合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具体为:受体亲本多数性状优良,但不含A、B、C......等目标性状,且A、B、C......等目标性状均已经开发了功能分子标记,
具体步骤如下:
(1)以创制的受体亲本的单拷贝非连锁早花植株作为父本,以具有目标性状A的供体亲本A为母本杂交;
(2)在杂交后代群体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早花且具有A目标性状的单株作为父本,以具有目标性状B的供体亲本B为母本杂交;
(3)在杂交后代群体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早花且具有A和B目标性状的单株作为父本,以具有目标性状C的供体亲本C为母本杂交;
(4)在杂交后代群体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早花且具有A、B和C的目标性状的单株作为父本,可以持续和其他目标性状供体杂交,然后重复以上目标性状聚合过程,直到所有目标性状全部聚合完成为止;
(5)在杂交后代群体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早花且具有A、B、C......的目标性状的单株作为父本,以未转早花基因的受体亲本为母本杂交;
(6)在杂交后代群体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早花且具有A、B、C......等目标性状的单株作为父本,以未转早花基因的受体亲本为母本连续回交3-4次,直到大部分性状和受体亲本基本相同为止。此时,在分离群体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早花且具有A、B、C......等目标性状的单株自交;
(7)在自交后代群体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同时具有A、B、C......等目标性状,且这些目标性状均纯合的非早花单株自交留种;
(8)继续种植目标性状聚合且纯合的自交种,从后代群体中选择田间表现优良的植株,检测其是否含有FT早花基因、表达载体的Ubi启动子、终止子以及筛选标记序列;
(9)选择不含以上序列的非早花植株,即为创制综合性状改良的突破性新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467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