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钒酸锌纳米棒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4973.5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裴立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1/00 | 分类号: | C01G31/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2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钒酸锌 纳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钒酸锌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钒酸盐一维纳米材料,例如钒酸盐纳米线、纳米棒具有良好的光学、电学及电化学特性,在光学器件、电学及电化学器件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重要的钒酸盐一维纳米材料,钒酸锌纳米线、纳米棒具有块体钒基材料的变价特性以及小尺寸特性、量子限制效应等性能,在纳米器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
目前采用高温固相法和水热法可以制备出形态无规则的钒酸锌粉末,而关于钒酸锌纳米线、纳米棒等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较少报道。最近,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水热法合成钒酸锌微/纳米线材料的方法”(专利号:ZL201110038566.X)以硝酸锌、偏钒酸铵为原料,二乙胺四乙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二醇作为表面活性剂,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了钒酸锌微/纳米线状材料。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钒酸锌超长纳米线材料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210324129.9)以硝酸锌、偏钒酸铵为原料,通过微波辐射法制备出了钒酸锌纳米线。这些方法一般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增加了产物的后处理工序。而对于另外一种钒酸锌一维纳米材料,即钒酸锌纳米棒还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钒酸锌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钒酸锌纳米棒的制备方法,是采用乙酸锌、钒酸钠为原料,锌片为沉积衬底,在密闭容器内通过化学沉积过程制备出钒酸锌纳米棒,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以乙酸锌、钒酸钠为原料,水为溶剂,锌片为沉积衬底,其中乙酸锌与钒酸钠的摩尔比为1∶2。首先将锌片在蒸馏水内超声清洗十分钟,然后将其固定于反应釜内中间的不锈钢支架上,接着将乙酸锌、钒酸钠与水混合后置于反应釜内并密封,于温度200-300℃、保温2-48h,所述乙酸锌与钒酸钠总量不大于水重量的10%,乙酸锌、钒酸钠与水总量占反应釜的填充度不大于40%。最终在锌片表面得到了均匀的绒状白色沉积物,即为钒酸锌纳米棒。
本发明所述乙酸锌与钒酸钠总量占水重量的6%,乙酸锌、钒酸钠与水总量占反应釜的填充度30%。
本发明所述乙酸锌与钒酸钠总量占水重量的4%,乙酸锌、钒酸钠与水总量占反应釜的填充度15%。
本发明较佳的制备条件为温度250-300℃、保温12-24h。
钒酸锌纳米棒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具有块体钒基材料的变价特性以及纳米材料的小尺寸特性、量子限制效应等性能,在发光材料、电学及电化学器件方面拥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无机纳米功能材料。本发明采用低温化学沉积方法,无需使用表面活性剂,减少了后处理工序,所得钒酸锌纳米棒的纯度高,解决了现有钒酸锌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需要表面活性剂的难题。本发明也不需要使用任何模板,制备过程简单,为钒酸锌纳米棒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条件。本发明采用的是无毒的乙酸锌、钒酸钠、水以及化学沉积过程,原料及制备过程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的工业化生产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钒酸锌纳米棒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
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得产物为纳米棒状结构,纳米棒的表面光滑,无其他纳米结构混杂于一起。所得钒酸锌纳米棒的尺寸均匀,长度约500nm,直径约70nm。
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钒酸锌纳米棒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
根据JCPDS PDF卡片(JCPDS卡,PDF34-0378),可以检索出所得钒酸镉纳米棒由Zn3V2O8晶相构成,为斜方结构。
图3为本发明制备的钒酸锌纳米棒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
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得产物为纳米棒,表面光滑,直径约70nm,纳米棒的头部为平面结构。
图4为本发明制备的钒酸锌纳米棒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像。
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得钒酸锌纳米棒具有规则的晶格条纹,说明此种纳米棒由单晶构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49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暂冲式跨声速风洞的变速压流场控制方法
- 下一篇:隔热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