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管辅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5205.1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罗博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涓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秦小耕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管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medical instrument),特别是指一种操作简单、低成本及临床实用性(clinical applicability)高的插管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trachea)插管(intubation)重视安全、迅速,否则将伤害病患者牙齿及喉部组织(laryngeal tissue),或误插气管后方的食道(esophagus),甚至造成病患缺氧等严重并发症。
如图1所示,为传统一个气管内管(endotracheal tube,简称ET)10与一个标准通条(standard stylet)20的组合,该气管内管10包含一个具有预型曲度(preformed curvature)及可挠性(flexibility)的管身101、一个远端(distal end)102、一个近端(proximal end)103、一个套接该近端103的接头104,及一个邻近该远端102的充气式气球105(inflatable cuff),该标准通条(standard stylet)20能够手工塑型用于改变该气管内管10的曲度(也就是改变该远端102的角度)。当角度不对时,需抽出口腔修正不同弯折角度,调整至该远端102对准病患声带,再将该气管内管10往前送入气管。
标准通条的替代物为长度更长的探条(bougie)或发光探条(light wand,可参考US Pub.No.2008/0017195),将探条或发光探条前端深入气管作为导引(guide),使气管内管能较顺利地通过声带,但医护人员必须极具经验及技巧,并且不适用于困难插管病患者。
专利文献US Pat.No.3802440,4949716,5259377,5791338等揭露了各种辅助装置来调整气管内管的曲度,大致包含一个穿置在气管内管中的可动通条(movable stylet),及一个致动(actuate)该可动通条的控制机构(control mechanism),比手工调整缩短了时间。
执行以上的插管程序均要先以一喉头镜(laryngoscope,可参考US Pat.No.3638644)的叶片(blade)压制病患舌头及舌根(tongue base)并照明喉部,但当病患者的口腔无法开大即难以置入喉头镜,或虽能够置入喉头镜,但医护人员由口腔外还是常有肉眼看不清喉部的情形,而尝试盲目插管(blind intubation)。
专利文献US Pat.No.3669098,5327881,6319195,6539942,7458375,及US Pub.No.2008/0236575等揭露了在辅助装置的可动通条内建了观看装置(viewing device),观看装置采用光纤(optical fiber)或小型摄影镜头(small video camera),再由外接的目镜(ocular)或显示器(display)观看影像,如此一来,不必使用大体积的喉头镜,减少喉部解剖构造的形变(anatomical distortion),又可即时观看(real time observation)声带位置,将可动通条连同气管内管一起送到声带附近,再单独将气管内管推送到气管内,当病患者声带开口小、喉部解剖构造改变、喉部肿胀,或咳嗽反射(cough reflex)剧烈时,气管内管前端将遭受阻力,使得可动通条产生变形而难以操作,若气管内管的远端前进轴向与病患者的气管轴向角度差异过大,也难以插管成功。
上述的可动通条多半结构复杂,也因与观看装置采一体化设计,难采可抛弃式(disposabl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涓腾有限公司,未经涓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5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电动吸尘器的吸入口体及具备该吸入口体的电动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