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装式家具布隔板绷紧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5716.3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6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泰达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96/06 | 分类号: | A47B96/06;A47B96/14;A47B96/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家具 隔板 绷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组装式家具,尤其涉及一种简易组装式家具布隔板的绷紧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组装式家具以其运输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廉和使用效果好等诸多优点,走进了千家万户,特别是以布隔板作为内隔层承重面的简易组装式家具,更是深受消费者青睐,因此,组装式家具中,钢或木制的隔板由于受重量、成本和连接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将逐渐被布隔板所替代。但是,现有布隔板组装式家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布隔板四周尽管有直档、横档通过紧固件固定定位,但依然存在易松驰下垂、张紧度低的现象,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严重影响物品的摆放,致使家具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产品质量很难满足消费者要求,该问题业已成为制约布隔板组装式家具产业发展的瓶颈性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组装式家具布隔板绷紧结构,采用该绷紧结构后,具有布隔板张紧度高,且不需要增加连接件,生产成本低廉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这种组装式家具布隔板绷紧结构,包括布隔板,以及环布在该布隔板周边的若干根直档和横档,所述布隔板由布和定位在该布宽度向两侧边上的两根张紧档构成,其特征是:所述横档的长度大于所述布隔板的宽度;所述的每根横档由两根直档夹持定位在安装所述布隔板的面上;所述张紧档由紧固件牵引固定在所述横档的一侧。
作为优选具体实施时,所述两根张紧档分别穿插在所述布的宽度向边缘的套筒内,且张紧档的连接部裸露在所述套筒外。
作为优选具体实施时,所述布的套筒上具有缺口。
作为优选具体实施时,所述横档的长度大于所述布隔板宽度的值为布隔板宽度的1-5%。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将支撑布隔板的横档加长、并由定位螺丝和紧固件牵引固定后,一是利用强度高而拉伸变形小这种隔板布的特性,二是依靠横档的过长和紧固件牵引力两个因素形成对布隔板的预紧力,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布隔板易松驰下垂、绷而不紧的难题,使布隔板始终处于张紧状态。由于这种绷紧结构只改变横档长度与布隔板宽度的相对值,而不需要增加任何连接件,成本十分低廉,因此,收到了改进简单、效果明显的功效。
为加深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块布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解图。
图4为图1装配过程中的一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顶板10,顶横档101,直档一20,直档二201,直档三202,直档四203,直档五204,直档六205,中层横档一30,中层横档二301,中层横档三302,中层布40,中层张紧档一401,中层张紧档二402,间隙4021,套筒403,缺口4031,下层横档一50,下层横档二501,下层横档三502,下层布60,下层张紧档一601,下层张紧档二602,螺丝70,定位螺丝701,螺栓702,螺栓孔7021,螺帽70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利用该图旨在说明本发明的创新思路。它由6根直档(即:直档一20,直档二201,直档三202,直档四203,直档五204,直档六205),以及以这6根直档为支撑脚的三层隔板构成,从上至下,依次为顶层、中层布隔板和下层布隔板。由于本发明的创新点仅在布隔板的绷紧结构,因此其它结构不再赘述。从图1可见,与中层布隔板绷紧结构相关的部件有:中层横档一30,中层横档二301,中层横档三302,中层布40,中层张紧档一401,中层张紧档二402,以及6根直档。下层布隔板结构与中层布隔板相同,因此不再展开说明。
参见图2、图3。中层布隔板由中层布40、中层张紧档一401和中层张紧档二402构成,中层张紧档一401和中层张紧档二402分别穿插在中层布40的边缘套筒403内。在套筒403中部设缺口4031意在考虑布隔板的长度较长时,增加一个支撑部位,如果布隔板长度较短,也可以不设缺口40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泰达贸易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泰达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5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小器件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 下一篇:带自检测功能的多通道无线焰火点火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