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自动定位注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6565.3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7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明;汪慕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自动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注酸装置,特别是一种能自动定位的电池注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铅酸蓄电池注酸机,在注酸操作时需要人工将待注酸电池摆放在合适位置,按下灌注头下行开关,灌注头下行压紧电池后开始注酸,注酸后,按下灌注头上行开关,灌注头上行,工人再将电池搬走。因此,整个工序各工步之间不连贯,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且每次只能灌注两个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定位电池位置进行注酸的电池自动定位注酸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池自动定位注酸装置,包括注酸机、传送带和支架,所述注酸机上设有注酸平台,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传送带由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传送带末端通过所述注酸平台,所述传送带一侧的支架上设有自动定位装置,所述自动定位装置包括直线气缸和夹持装置,所述直线气缸包括有沿传送带传送方向来回运动的活塞杆,所述夹持装置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的末端,所述支架上设有电池定位感应器,所述电池定位感应器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前端,所述电池定位感应器通过中央控制器提供指令给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自动定位装置。
改进的,所述支架上相对所述自动定位装置一侧固定有定位挡板。设有定位挡板,有利于电池的定位。
改进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活动座和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固定于所述活动座上。
改进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气缸和拨叉,所述夹紧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拨叉,所述拨叉朝向传送带一侧设有若干电池定位槽,所述电池定位槽宽度与电池宽度一致。
改进的,所述活动座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竖直板固定于所述水平板上,所述夹紧气缸缸筒固定于所述竖直板上。
改进的,所述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末端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前端相衔接,所述第一传送带末端通过所述注酸平台,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速度大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速度。第一传送带比第二传送带快,使得电池从第二传送带传送到第一传送带以后,电池在速度差的作用下自动分开一定的距离,起到了预定位的作用。
改进的,所述第二传送带两侧的支架上分别固定有拦截气缸,所述第二传送带一侧的支架上还设有预定位感应器,所述预定位感应器位于所述拦截气缸的前方,所述预定位感应器通过中央控制器提供指令给所述拦截气缸。设有拦截气缸,能够使电池以一定数量呈周期性的传送到第一传送带上。
改进的,所述支架上设有两个活动座定位感应器,两个活动座定位感应器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首末两端,所述活动座定位感应器通过中央控制器提供指令给所述直线气缸。
改进的,所述活动座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触片,所述触片可触发所述活动座定位感应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电池在经过传送带传送,电池定位感应器定位,以及夹紧机构的定位后,能够准确的将电池定位到注酸平台的下方,通过中央控制器的控制,完成注酸。同时,通过增加感应器以及夹紧机构上拨叉电池定位槽的数量,能够满足更多电池同时进行注酸,提高了电池注酸效率,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电池注酸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池自动定位注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自动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池自动定位注酸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电池定位状态的俯视图
图5为电池注酸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电池自动定位注酸装置,包括注酸机1、传送带和支架2,所述注酸机1上设有注酸平台3,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支架2上,所述传送带2由伺服电机4驱动,所述传送带末端通过所述注酸平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一侧的支架2上设有自动定位装置,所述自动定位装置包括直线气缸6和夹持装置,所述直线气缸6包括有沿传送带传送方向来回运动的活塞杆,所述夹持装置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的末端,所述支架2上设有电池定位感应器8,所述电池定位感应器8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前端,所述电池定位感应器8通过中央控制器提供指令给所述伺服电机4和所述自动定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65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乙烯齐聚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