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前盖内板铰链加强板的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6632.1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8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龚烨;汤余才;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莱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G01B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盖内板 铰链 加强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前盖内板铰链加强板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驶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轿车逐渐进入千家万户广大老百姓的家中,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为了满足汽车行业这种迅猛发展的要求,对于汽车的生产速度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厂家来说,所生产的部件的结构、质量和数量要求越来越高。
汽车前盖内板铰链加强板的作用是焊接在汽车前盖内部,用于装配前盖铰链,也就是说前盖的铰链装配在该制件上,用于承重,同时肩负着前盖与翼子板间隙调整的作用。
目前,在对汽车的前盖内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焊接件进行尺寸控制,但在现阶段仅有对前盖总成件进行质量检测的方案,而无法对前盖内板焊接的铰链加强板进行尺寸监控,铰链加强板的焊接质量直接决定了前盖与两侧翼子板间隙的均匀程度,也决定了前盖两侧尖角位置与前风挡玻璃的间隙均匀程度,因此前盖内板铰链加强板的铰链孔尺寸的精度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测量结果直观、安全可靠、耐用性好、检修方便的汽车前盖内板铰链加强板的测量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前盖内板铰链加强板的测量装置,包括测量部分和定位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部分包括测量基座以及设在测量基座上的三个测量销,所述的定位部分包括定位基座以及分别设在定位基座上的三个定位支撑、主定位销、副定位销,所述的测量基座与定位基座连接;
所述的主定位销和副定位销插入待测前盖内板铰链加强板的定位基准孔后,将前盖内板铰链加强板分别与三个定位支撑接触连接,完成定位后将三个测量销插入前盖内板铰链加强板的螺纹孔内。
所述的测量基座呈T型,三个测量销分别设在测量基座的三个端部。
所述的定位基座设置有操作把手。
三个测量销的尺寸根据待测前盖内板铰链加强板的螺纹孔尺寸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测量结果直观:由于使用插销式测量方式,可以直观显示零件尺寸情况。
2、安全可靠:由于选取适当的定位点、定位面,可以正确反映尺寸状态,无法正常插入或插入后存在离缝状态均视为不合格。
3、耐用性好:本发明选用铝合金作为基本材料,强度高。
4、检修方便:本发明若出现故障,则可将其损坏部件进行快速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前盖内板铰链加强板的测量装置,包括测量部分和定位部分,所述的测量部分包括测量销一1、测量销二2、测量销三3和测量基座4,所述的定位部分包括定位基座5、定位支撑一6、定位支撑二7、定位支撑三8、主定位销9、副定位销10,所述的测量基座4呈T型,三个测量销分别设在测量基座的三个端部,所述的定位基座5呈L型,L型定位基座5定位基座设置有操作把手11。
选用铝合金作为基本材料。三个测量销的尺寸根据待测零件的孔尺寸加工。本发明根据车型前盖内板铰链加强板尺寸特点,在完全定位后,利用检测插销对需要控制的铰链孔尺寸进行监控。
使用本发明对零件孔尺寸进行检测的步骤如下:
1)定位
将主定位销9、副定位销10插入选定的定位基准孔上,缓慢放入待测零件;随后,待定位支撑一6、定位支撑二7及定位支撑三8与选取的定位面接触后,完成定位。
2)操作
测量销一1、测量销二2以及测量销三3在样架完成定位后,由测量人员手动操作,将其插入对应测量孔内,对前盖内板铰链加强板螺母孔尺寸进行测量。
测量销一1、测量销二2以及测量销三3根据螺纹孔尺寸进行加工,若无法顺利插入,说明尺寸有偏差,可及时反映尺寸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莱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莱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6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脉冲直流电源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向瞬态电压抑制保护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