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磁感应信息交互技术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7077.4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6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章锦如;刘嘉明;尹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46 | 分类号: | G06F3/034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磁感应 信息 交互 技术 触摸式 指端 方位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涉及一种物体方位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Pad还是手机,都较多采用触摸屏幕的方式,通过指端的滑动或者以手指点击形成某种预先设定的点击图案等方式,实现菜单的选择、文字的输入、以及对图标的各种操作。这种通过触摸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有很多缺点,例如信息传递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会受到手指接触屏幕的面积、指压的强度以及手指的湿度等影响,造成信息传递不畅,且必须通过手指与屏幕之间接触才能实现信息的输入,从而无法实现一定距离的远程操作,又在一定场合时,当其他物体触击屏幕或者多个手指同时点击屏幕时,系统无法有效识别指令的正确性,导致信息输入模糊等等。
现在的时代对于人机交互技术的渴求已经越来越高涨了。与传统用户界面相比,引入了视觉和听觉之后的多媒体用户界面,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界面不再是一个静态界面,而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时变媒体界面,能够通过人体的动作或声音作为信号的一种输入形式来达到控制的目的,更加贴合人的本能感官。所以,本发明计方法亦是迎合了如今的主要潮流方向,通过一种新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方法来达到识别动作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感应信息交互技术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方法,为非接触式的能够在近距和远距实现准确信息传递的方法,以提高人机交互时的舒适度与有效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信息交互技术的非触摸式指端方位识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启第一磁场,并转入步骤(2);所述第一磁场产生的磁感应线覆盖操作者手指所在的空间。
优选的,第一磁场产生的磁感应线覆盖电子产品屏幕上方空间。
(2)监测第一磁场中是否存在切割磁感线的线圈,若判断存在线圈,确定第一磁场中的线圈数量,转入步骤(3);若判断不存在线圈,继续步骤(2)监测;
(3)分别计算并存储各线圈外法向方向的仰俯角θ,并转入步骤(4);
(4)关闭第一磁场,开启第二磁场,转入步骤(5);所述第二磁场产生的磁感应线覆盖操作者手指所在的空间。
优选的,第二磁场产生的磁感应线覆盖电子产品屏幕上方空间。
(5)结合各线圈的仰俯角θ,分别计算并存储各线圈外法向方向的方位,以确定各线圈外法向方向,识别各线圈的移动轨迹,同时转入步骤(1),继续各线圈下一刻的外法向方向的监测。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方向正交设置。
所述步骤(3)中,仰俯角θ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第一磁场中各线圈外法向en的方向;
(b)分别计算穿过各线圈的磁通量φ1(t)大小;
(c)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确定各线圈中第一电流i1的表达式,计算并统计各线圈中第一电流i1的大小;
(d)取其各线圈中第一电流i1的最大值i1max,计算并存储各线圈外法向方向的仰俯角θ值。
所述步骤(b)中,磁通量φ1(t)大小为
φ1(t)=πR2B0cosω1t(cosθ-θsinθ)
所述步骤(c)中,各线圈中第一电流i1表达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0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