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控制减震结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7308.1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4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蒋相阳;徐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E04G21/00;E04G2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22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控制 减震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混合控制减震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混合控制减震结构包括减震框架,所述减震框架由上部框架(5)和下部框架(50)组成,所述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均由主框架(51)和副框架(52)组成,所述主框架包括若干根主框架梁,若干根主框架梁纵横向交叉设置,所述副框架设置在纵向及横向主框架梁围成的方格内,所述副框架包括两根呈十字交叉设置的副框架梁,上述主框架及副框架的框架梁交叉点下方设有框架立柱,其特征在于:上部框架纵横向主框架梁交叉点的框架立柱下方与下部框架之间设有平板滑移支座,上部框架副框架梁十字交叉点的框架立柱下方与下部框架之间设有叠层橡胶支座,所述叠层橡胶支座(302)或者平板滑移支座(202)安装于下部框架上部的方柱形墩台上;减震框架中最外侧的主框架梁上设有粘滞阻尼器(101),粘滞阻尼器(101)两端与粘滞阻尼器支座(1)固定,两个粘滞阻尼器支座(1)分别预埋固定在上部框架最外侧主框架梁和下部框架最外侧主框架梁上,所述粘滞阻尼器支座(1)包括一块固定钢板(10),所述固定钢板底面垂直设置有若干个柱脚(15),所述固定钢板顶面垂直连接一型钢,所述柱脚(15)底部设有平板状的支撑脚(16);
其中,上述叠层橡胶支座及平板滑移支座的安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下部框架上支设墩台模板;
2)架设钢预埋板,采用预埋套筒及预埋钢筋对钢预埋板进行定位,钢预埋板与墩台内的竖向钢筋焊接固定;
3)钢预埋板与墩台一体浇筑;
4)安装叠层橡胶支座及平板滑移支座;
5)将叠层橡胶支座及平板滑移支座与上部框架固定;
另外,粘滞阻尼器安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下部框架梁模板支设;
2)在粘滞阻尼器(101)右端的粘滞阻尼器支座(1)支撑脚(16)底面上先焊接若干根钢筋(17),并在钢筋底端焊接支撑钢板(18);
3)利用汽车吊将粘滞阻尼器(101)右端的粘滞阻尼器支座(1)柱脚安置于下部框架梁模板上,然后对粘滞阻尼器支座(1)进行临时加固;
4)下部框架梁混凝土浇筑;
5)将粘滞阻尼器(101)与左端的粘滞阻尼器支座(1)连接固定,所述型钢包括两块平行并垂直于固定钢板顶面的连接钢板(12),所述两块连接钢板之间设有连接筋(13),所述连接钢板上设有与粘滞阻尼器连接固定的连接孔(14),粘滞阻尼器(101)左端设有耳板,该耳板与连接钢板对接,螺栓穿过连接孔将耳板与连接钢板紧固;
6)将粘滞阻尼器(101)与左端的粘滞阻尼器支座(1)直接起吊,并与粘滞阻尼器(101)右端的粘滞阻尼器支座(1)对接,然后通过螺栓初步连接粘滞阻尼器(101)右端的粘滞阻尼器支座(1);
7)用千斤顶将左端的粘滞阻尼器支座(1)有效固定,然后将粘滞阻尼器上所有螺栓紧固到位,扭矩值到144Nm~165Nm,使粘滞阻尼器(101)与粘滞阻尼器支座(1)紧固为一体;
8)上部框架梁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控制减震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墩台上表面埋设有一块方形的钢预埋板(20),所述钢预埋板底面垂直设置有支脚,所述钢预埋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灌浆孔(21)和透气孔(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控制减震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墩台上表面长度、宽度比叠层橡胶支座或者平板滑移支座底面的对应长度及宽度尺寸至少增加50mm,所述墩台高度为100m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控制减震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孔(21)设有四个,所述四个灌浆孔环绕钢预埋板中心均匀分布,所述透气孔(22)设有八个,其中的四个透气孔呈正方形阵列分布于灌浆孔所连成的圆内侧,另外的四个透气孔呈正方形阵列分布于灌浆孔所连成的圆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控制减震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包括十二根预埋辊(23),钢预埋板的四个边角上各设置有三根预埋辊,每个边角上的三根预埋辊均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控制减震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板(12)外侧面与固定钢板(10)之间设置有加劲肋(11),所述加劲肋(11)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每块连接钢板与固定钢板之间设有三块加劲肋,三块加劲肋之间的间距为150mm,加劲肋的厚度为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3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