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可折叠救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7637.6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7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侯世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世玲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可折叠 救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援器,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可折叠救援器。
背景技术
目前,消防员营救被倒塌的房屋压住的人员时,由于人员被埋的地点比较高,消防员拿来了梯子,结果爬上去之后发现没有着力的地点,所以只能暂时放弃等待大型设备的到来,由于没有合适的救援工具导致宝贵的救援时间白白浪费,有可能就会让受害者丧失最佳的救援机会。另外,现有的用于消防的既能够爬到高处又能够给实施救援的人员提供一个很稳固的平台的设备一般都为大型设备,对于路面的要求非常的严格,并且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功能单一,所以对于救援就产生了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可折叠救援器,该多功能可折叠救援器可实现在救援过程中扶梯和平台之间来回交换、并且携带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多功能可折叠救援器,包括对称设置的多个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多个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为一整体结构;对称设置的多个三角交叉支架相对端部通过横杆连接;顶部三角交叉支架设有用于控制该多个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呈现平台状或扶梯状的限位器。
如此设计,可实现在救援过程中扶梯和平台之间来回交换、并且携带方便。
作为优化,相交的两个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之间的夹角为10~80度。如此设计,便于将三角交叉支架的拉伸程度调整到合适位置。
作为优化,限位器包括设置在顶部三角交叉支架左右两端的两对对称设置的带有多个限位孔的限位板和两对插销;每对限位板包括两块同侧设置的限位板,一块设置在顶部外交叉三角交叉支架内侧、另一块设置在顶部内交叉三角交叉支架外侧。如此设计,便于固定、且使用方便。
作为优化,顶部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上设有用于放置插销的保护袋。如此设计,便于存放插销。
作为优化,保护袋上设有拉链。如此设计,使用方便。
作为优化,多个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对称设置的多个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相对端部和横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限位板、顶部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和顶部横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如此设计,便于安装、且成本低。
作为优化,插销为直形或抓手形。如此设计,使用方便。
本发明多功能可折叠救援器,结构简单、设计科学、携行方便,实现了平台和扶梯直接的方便切换、且稳固性强;具有操作性好,可伸缩,便于室内外使用,对于救援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多功能可折叠救援器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多功能可折叠救援器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多功能可折叠救援器呈平台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多功能可折叠救援器呈扶梯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支架、2为横杆、3为限位板、4为限位孔、5为插销、6为保护袋、7为拉链、8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多功能可折叠救援器,包括对称设置的16个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1,16个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1为一整体结构;对称设置的16个三角交叉支架1相对端部通过10个横杆2连接;顶部三角交叉支架1设有用于控制该16个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1呈现平台状的限位器。
限位器包括设置在顶部三角交叉支架1左右两端的两对对称设置的带有4个限位孔4的限位板3和两对插销5;每对限位板3包括两块同侧设置的限位板3,一块设置在顶部外交叉三角交叉支架1内侧、另一块设置在顶部内交叉三角交叉支架1外侧;顶部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1上设有用于放置插销5的保护袋6;保护袋6上设有拉链7;16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1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对称设置的16个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1相对端部和10个横杆2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限位板3、顶部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1和顶部横杆2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插销5为抓手形。
使用时,首先将16个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1拉伸至相交的可折叠三角交叉支架之间的夹角为60度;其次将同侧的两块限位板3水平相对放置,并将一块限位板3上的第4个限位孔和另一块限位板3上的第1个限位孔重合;然后通过插入插销进行固定;最后得到的救援器呈平台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世玲,未经侯世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凝镊镊子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敞开式吸引槽的电凝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