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作空心环形电抗器的绝缘定位棒及其电抗器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7877.6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7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曾鸣;焦学军;肖宁;孙锦林;周凌波;赵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车奇宏散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H01F41/00;H01F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空心 环形 电抗 绝缘 定位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电抗器的制造工装及其电抗器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种制作空心环形电抗器的制造工装及其空心环形电抗器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空心环形电抗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传统的匝间绝缘的处理方法为:在绕组上半叠包聚酰亚胺薄膜和无间玻璃丝带等绝缘材料。但是,由于电抗器特殊的结构,操作空间太小,在半叠包绝缘材料的时候,实际操作难度太大,且费时费力,效率很低;
通常电抗器匝间只有半叠包的绝缘材料,且无其他可靠定位,在后续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匝间绝缘破损,导致匝间短路,造成电抗器烧损,并且电抗器匝间没有可靠的定位,在电抗器整形成环形的过程中,环形的直径和匝间的位置间距均无法保证,造成电抗器的尺寸偏差较大,一致性很差。
通过国内专利检索,尚未发现有关技术的专利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制作空心环形电抗器的绝缘定位棒,该绝缘定位棒能有效解决空心环形电抗器生产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电抗器匝间无可靠定位而造成的绝缘破损,导致匝间短路等问题,保证电抗器的一致性,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利用上述绝缘定位棒制作空心环形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制作空心环形电抗器的绝缘定位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定位棒为长条形绝缘棒体,在绝缘棒体外表面上开有定位槽,且定位槽的大小形状与电抗器绕组的大小形状相配,以保证电抗器绕组通过绝缘定位棒的定位槽进行定位,使其得到了可靠的定位保证,大大降低了匝间短路的风险;通过绝缘定位棒的定位槽,对电抗器绕组每匝进行可靠定位,使匝间的位置和间距得到了可靠保证,提高了电抗器产品的一致性;不须在电抗器绕组上半叠包绝缘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较佳的,所述绝缘定位棒是根据空心环形电抗器的匝数和尺寸,设计的与之相匹配的绝缘定位棒。
较佳的,所述绝缘定位棒的开槽截面形状是矩形、圆形、梯形或者其他形状。
较佳的,所述绝缘定位棒的开槽方向平行于绝缘定位棒的中心轴或者与中心轴锐角相交,相对中心轴轴线斜形布置。
较佳的,所述绝缘定位棒的材料为环氧绝缘材料,尼龙或者其他绝缘材料;
为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上述绝缘定位棒制作空心环形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电抗器绕组的每匝都分别嵌在上述绝缘定位棒的定位槽中,使空心环形电抗器的绕组的每匝都分别一一对应的嵌在绝缘定位棒的每个定位槽中,电抗器绕组的每匝通过绝缘定位棒上的定位槽进行绝缘和定位处理;2)、再用绝缘扎带把电抗器绕组和绝缘定位棒固定;3)、最后通过绝缘材料灌封固定成形。
较佳的,所述绝缘定位棒的每个定位槽中放置一匝电抗器绕组;
较佳的,所述通过绝缘材料灌封固定成形中的绝缘材料为环氧绝缘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不须在电抗器绕组上半叠包绝缘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电抗器绕组通过带槽绝缘定位棒的定位槽,使其得到了可靠的定位保证,大大降低了匝间短路的风险;通过带槽绝缘定位棒的定位槽,对电抗器绕组每匝进行可靠定位,使匝间的位置和间距得到了可靠保证,提高了电抗器产品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空心环形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2是一个空心环形电抗器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列1中的绝缘定位棒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绝缘定位棒的开槽截面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的空心环形电抗器的制造方法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绝缘定位棒的开槽截面图;
图7是实施例3中的绝缘定位棒的俯视图;
图8是沿图7中A-A线的绝缘定位棒的开槽截面图;
图9是实施例3中的空心环形电抗器的制造方法示意图;
图中:1. 空心环形电抗器,2. 绝缘定位棒,3. 定位槽,4.电抗器绕组,5. 绝缘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车奇宏散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车奇宏散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及防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构件脱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