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莱克多巴胺人工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78328.0 申请日: 2013-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3145566A 公开(公告)日: 2013-06-12
发明(设计)人: 沈建忠;王战辉;史为民;张素霞;梁琦;江海洋;曹兴元;丁双阳;李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7C215/60 分类号: C07C215/60;C07C213/08;C07D209/48;C07K14/765;C07K16/44;G01N33/68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001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巴胺 人工 抗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莱克多巴胺人工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莱克多巴胺是一种医药原料,具有广泛的生理效应,可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的强心药,且常用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痉挛和产科疾病的治疗。当其用量增加到临床用量的5-10倍时,可增加肌肉生长,减少脂肪蓄积,是良好的营养分配剂和生长促进剂。美国FDA在2000年批准,可以用于动物营养重新配剂,广泛地用于畜牧业和养殖业。可以同时提高动物的日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动物的蛋白质含量。但是其在动物体内的残留一旦经食物链进入人体,会对食用者产生巨大危害,特别对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甲亢、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病人危害更大,甚至死亡,如瘦肉精(莱克多巴胺是“瘦肉精药物”中的一种)在上海曾经引发几百人的中毒事件;在台湾由于从美国进口的猪肉里含有瘦肉精,几乎挑起一场政治争端。目前我国禁止将β-激动剂等药物动物促生长剂使用。但长期以来,各种因非法使用β-激动剂而造成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打击非法用药,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迫切需要健全相关的检测方法。

目前,兽药残留检测常用的方法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以及气质联用等理化分析方法。虽然这些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但是样品前处理操作步骤繁琐,成本较高,也不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筛选检测。免疫化学分析鉴于在抗原抗体的定性定量方面独特的优势和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灵敏度较高、分析样本量大的优点弥补了理化分析的不足,在莱克多巴胺的残留检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影响免疫化学分析质量的根本因素是抗体的特异性与亲和性,这些性质又决定于免疫半抗原分子的结构,因此免疫半抗原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是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建立小分子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最基础和最关键的步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莱克多巴胺人工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莱克多巴胺人工抗原是在莱克多巴胺半抗原的基础上构建所得的抗原。

所述莱克多巴胺半抗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其结构如式I所示。

式I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所述莱克多巴胺半抗原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所述莱克多巴胺半抗原的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将莱克多巴胺、N-(4-溴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水合肼按照摩尔比为1:1:5的比例进行反应,获得所述化合物。

所述反应中,所述莱克多巴胺与所述N-(4-溴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先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以三乙胺为催化剂进行反应,获得反应中间体;再将所述中间体与所述水合肼在乙醇中反应,获得所述克多巴胺半抗原。

更加具体的,所述莱克多巴胺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如下:向莱克多巴胺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N-(4-溴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莱克多巴胺和N-(4-溴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摩尔比1:1,再加入三乙胺,100-110℃搅拌回流8-16h值反应完全;加少量水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饱和氯化钠水洗有机相,干燥,旋干,薄层色谱纯化产物;产物纯化后溶于乙醇中,加水合肼(所述莱克多巴胺、所述N-(4-溴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所述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1:5)室温水解24h,反应结束后直接干燥,旋干,得莱克多巴胺半抗原。

利用上述方法制备所述莱克多巴胺半抗原过程中所得到的结构如式II所示的中间体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式II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所述中间体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所述中间体的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将莱克多巴胺、N-(4-溴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按照摩尔比为1:1的比例进行反应,获得所述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在所述莱克多巴胺半抗原的基础上构建得到的莱克多巴胺抗原。

本发明所提供的莱克多巴胺抗原,为将所述莱克多巴胺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所得的抗原;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体蛋白具体为牛血清白蛋白。

所述莱克多巴胺抗原的制备方法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莱克多巴胺抗原的制备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莱克多巴胺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通过酰胺键偶联,获得所述莱克多巴胺抗原;

其中,所述莱克多巴胺半抗原与所述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的摩尔比为12: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8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