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未处理PP粘接的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8377.4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3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白永平;张春;王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151/06 | 分类号: | C09J151/06;C08F255/02;C08F4/5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未处理 pp 新型 胶粘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未处理PP粘接的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未处理PP粘接的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按胺和有机硼烷的摩尔比为1∶(0.5~1.5),先将胺加入到容器内,然后抽真空在氮气保护下,在温度为50~60℃搅拌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内滴加有机硼烷,滴加速度为0.05g/min~0.15g/min,滴加完毕后在温度为60~70℃的水浴中反应1.5h~2.5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有机硼烷胺的络合物;
二、按丙烯酸酯与步骤一的有机硼烷胺的络合物的质量比为100∶(0.05~10),按丙烯酸酯与无规聚丙烯的质量比为100∶(0.5~60),按醋酸丁酯与丙烯酸酯的质量比(3~7)∶3,按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步骤一的有机硼烷胺的络合物的质量比为0.01∶(0.1~1.0),按丙烯酸与步骤一的有机硼烷胺的络合物的摩尔比为(1.05~3)∶1,先将醋酸丁酯、丙烯酸酯、无规聚丙烯和丙烯酸加入到容器内,加热至温度为70~90℃,待无规聚丙烯溶解后,继续在反应温度为70~90℃的条件下,以滴加速度为0.05g/min~0.15g/min,依次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步骤一的有机硼烷胺的络合物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滴加完毕后,反应7h~9h,得到用于未处理PP粘接的新型胶粘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未处理PP粘接的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胺为三乙胺、叔丁基胺、吡啶、乙二胺或己二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未处理PP粘接的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有机硼烷为三正丁基硼或三乙基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未处理PP粘接的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胺和有机硼烷的摩尔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未处理PP粘接的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反应容器内滴加有机硼烷,滴加速度为0.1g/min,滴加完毕后在水浴中反应2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未处理PP粘接的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丙烯酸酯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冰片酯和丙烯酸月桂酯中的一种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未处理PP粘接的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丙烯酸酯与步骤一的有机硼烷胺的络合物的质量比为100∶0.6,丙烯酸酯与无规聚丙烯的质量比为100∶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未处理PP粘接的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醋酸丁酯与丙烯酸酯的质量比5∶3,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步骤一的有机硼烷胺的络合物的质量比为0.01∶0.6。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未处理PP粘接的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丙烯酸与步骤一的有机硼烷胺的络合物的摩尔比为2∶1。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未处理PP粘接的新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继续在反应温度为80℃的条件下,以滴加速度为0.1g/min,依次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步骤一的有机硼烷胺的络合物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滴加完毕后,反应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83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