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同时预示和鉴定绵羊羊毛细度和卷曲度的分子标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8378.9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荣恩光;于磊;杨华;李辉;王守志;王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金永焕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预示 鉴定 绵羊 羊毛 卷曲度 分子 标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分子遗传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分子标记同时检测绵羊羊毛细度和卷曲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细毛羊在我国畜牧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细毛羊的主要产品是羊毛。细羊毛作为重要的纺织原料,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细毛羊的生产不仅关系到产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我国毛纺行业的发展以及进出口贸易平衡。随着国内外对羊毛需求的增加,高品质细毛羊的培育已成为羊毛业生产以及绵羊育种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培育从1972年开始,先后培育出六个品系,分别为军垦A型品系、军垦B型品系、超细型品系、肉用多胎品系、毛用多胎品系和U品系。截止2002年已向全国23个省、自治区推广优质羊12万只,为我国细毛羊事业的发展和改良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如何进一步提供羊毛细度,培育超细毛种羊,以及快速扩大种群规模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羊毛细度是一种高遗传力的性状,遗传力达0.59。分子标记技术能够在种羊选育中避免年龄、性别、环境的干扰,实现早期、快速、准确的选择优质细毛羊,组建并扩大优质细毛羊种群。因此,寻找羊毛细度相关基因及分子标记,应用现代分子育种新技术快速培育超细毛羊、快速扩大优质细毛羊种质规模势在必行。
MTR基因编码合成甲硫氨酸合成酶,这个酶可以催化同型半胱氨酸(Hcy)合成甲硫氨酸,同时也能够使5-甲基四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因此该基因与机体内叶酸的循环代谢密切相关。人类遗传病研究表明,MTR基因突变与甲基谷氨酸G型缺失症密切相关,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引起智力低下、大细胞性贫血以及同型半胱氨酸尿症等相关疾病。然而,关于MTR基因在畜禽的研究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预示和鉴定绵羊羊毛细度和卷曲度的分子标记方法。
一种能同时预示和鉴定绵羊羊毛细度和卷曲度的分子标记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根据绵羊MTR基因第27内含子区G9542341A位点设计一对引物MTRF1和MTRR1,然后对绵羊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再用内切酶MspI酶切PCR扩增产物,获得酶切产物;
二、使用浓度为2%~3%的琼脂糖凝胶对酶切产物进行电泳分离,然后根据电泳分离结果进行基因型判定,判定的标准:①电泳呈现两条带,大小为269bp和209bp,则绵羊MTR基因第27内含子区G9542341A位点未突变时,PCR扩增产物可以被MspI酶完全切开,将其命名为GG基因型;②电泳呈现一条带,大小为478bp,则绵羊MTR基因第27内含子区G9542341A位点突变时,PCR扩增产物不能被MspI酶切,将其命名为AA基因型;③电泳呈现三条带,大小为478bp、269bp和209bp,则绵羊MTR基因第27内含子区G9542341A位点处于杂合状态,PCR扩增产物不能被MspI酶完全切开,将其命名为GA基因型;
三、根据中国美利奴羊实验群体的特点,构建基因型效应统计模型:Y=μ+G+L+A+G×L+G×A+L×A+e,其中,Y为性状的观测值,μ为群体均值,G为基因型效应,L为品系效应,A为年龄效应,G×L为基因型和品系的互作效应,G×A为基因型和年龄的互作效应,L×A为品系和年龄的互作效应,e为剩余值效应,然后利用JMP4.0统计软件将基因型与连续性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并估计性状的最小二乘均值,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绵羊MTR基因第27内含子区G9542341A位点G/A单碱基突变引起的基因型效应与中国美利奴羊实验群体的羊毛细度和卷曲度的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02和0.0351;再进行多重比较,3种基因型中具有AA、GA基因型群体的羊毛细度显著低于GG基因型群体;具有AA基因型群体的羊毛卷曲度显著高于GG基因型群体;
四、依据基因型将中国美利奴羊实验群体分为三种类型,从而实现同时预示和鉴定绵羊羊毛细度和卷曲度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即完成同时预示和鉴定绵羊羊毛细度和卷曲度的分子标记方法;
其中步骤一中MTRF1的核苷酸序列为:5′-TGGAGAACCAAACACTGTCCTGAGA-3′;MTRR1的核苷酸序列为:5′-CTTACACCTTATCGTGAACACCTATGC-3′;
步骤二中MspI酶所识别的碱基序列为CCG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83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