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射流曝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8602.4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勇;王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全勇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射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氧曝气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组合式射流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曝气装置是污水生化处理的关键设备,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处理效果与运行能耗。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射流曝气装置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是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成本高,维修更换不方便,使用寿命短,现有技术的曝气装置都是铸铁浇铸制成,比如连体的喷嘴因长时间使用,喷口磨损变大或因腐蚀堵塞口径变小,都会影响到射流曝气效果,仅因喷嘴一个部件损坏,其他部分尽管十分完好,也不得不废弃整套更换:因而造成使用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常用的两种曝气装置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氧转移率高、不易堵塞、易维护的组合式射流曝气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其结构是由高压进水管、射流喷嘴、曝气三通管组成,其中,高压进水管的右端和曝气三通管的左端设置有法兰,射流喷嘴的左端设置有法兰,射流喷嘴的法兰设置在高压进水管的右端和曝气三通管的左端设置的法兰之间,三者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射流喷嘴的锥形喷口伸至曝气三通管之中,位于曝气三通管左端法兰的右侧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下端位于射流喷嘴的锥形喷口的右上方,曝气三通管的进气管右侧设置有一弯管,弯管的内壁上设置有扰流凹槽。
曝气三通管上弯管的弯角控制在10-40°。
本发明的组合式高效射流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突出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气液在曝气三通管和曝气弯管中的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微小气泡极大地提高了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所以氧转移率高;
(2)空气量可以灵活调节而不影响生化池混合搅拌的效果,另外,由于该曝气装置气量调节的灵活性,它特别适合在缺氧、好氧状态下调节供氧量以节省能耗;
(3)适用水深一般为6-9m;可达14,能够大量节省占地面积;
(4)高速的水流带有大量动能,可以实现定向推流和搅拌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生化工艺的需要;
(5)对风机适用性广,无需加设空气过滤装置;
该曝气装置无转动部件,可根据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材料加工制成,比如曝气三通管可使用不锈钢件、铸铁件或工程塑料,喷嘴可使用高强度高耐磨性抗腐蚀的合金,不仅解决了铸铁件不耐腐蚀使用寿命低的问题,还易于加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合式射流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高压进水管1、法兰2、射流喷嘴3、进气管4、曝气三通管5、弯管6、扰流凹槽7。
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发明型的一种组合式射流曝气装置做以下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组合式射流曝气装置,其结构是由高压进水管1、射流喷嘴3、曝气三通管5组成,其中,高压进水管1的右端和曝气三通管5的左端设置有法兰2,射流喷嘴3的左端设置有法兰2,射流喷嘴3的法兰设置在高压进水管1的右端和曝气三通管5的左端设置的法兰2之间,三者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射流喷嘴3的锥形喷口伸至曝气三通管5之中,位于曝气三通管5左端法兰2的右侧设置有进气管4,进气管4的下端位于射流喷嘴3的锥形喷口的右上方,曝气三通管5的进气管4右侧设置有一弯管6,弯管6的内壁上设置有扰流凹槽7。
曝气三通管上弯管的弯角控制在10-40°。
本发明的组合式射流曝气装置是利用射流喷嘴向曝气三通管内喷射时在进气管下方产生的负压,将空气吸入曝气三通管内,然后气水混合液进入弯管内混合。因在弯管内设置有扰流凹槽,气水混合液流经此处时,在此会产生高速涡流,掺混,空气被分割成无数的微小气泡与加压水一并喷出,这样产生的微小气泡就提高了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达到了高效溶氧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种组合式射流曝气装置,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1所示以通用机加工方法加工即可。对于加压水可以方便地利用潜水泵或立式泵来实现,可安装于池内也可安装于池外,均采用国内标准产品。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全勇,未经王全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8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