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脚踏运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8786.4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1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胜豪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44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踏 运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脚踏运动机,是运用大成拳养生桩(注1)运动中重心在脚跟部、适度开裆,上半身自然端正的技术要点,用于日常劳动中前后阴不当用力而憋气造成腹压升高所致疾病、偏于局部(脑)用力造成的脑部疲劳不易恢复或气血较弱的普通人进行的康复运动锻炼。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声电系统控制的脚踏运动机2011201137446)的优点是采用声电系统控制运动机,方便安全。但缺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使用脚踏鞋套使脚在运动中不滑脱。现有技术的脚踏鞋套不能提供给使用者随熟练程度而改变脚部着力平衡点至脚跟部。
本发明参照大成拳的坐式锻炼,要求有体力以后要用勾脚推托式进行锻炼(注2)。本发明的这类坐式锻炼对放松精神较容易,对气、力的锻炼强度较小。适应本发明的运动后,应把脚部着力平衡点移到脚跟部(本文中脚跟部是指与内侧脚踝骨尖垂直向下的部位)。则一方面,增加了腿、脚、胯的力量锻炼,另一方面培养了人精神与肉体的一致。也就是说作为直立行走的人类,是在脚、小腿、大腿、胯、腰依次充实有力的基础上做各种运动。而不是看到若有对方一拳打来,只顾用手挡,忽略了步子的配合,导致身形歪斜,重心不稳,乱了阵脚。
(二)电机转轴上连结有脚踏杆或脚踏盘。现有技术脚踏杆或脚踏盘不利于适度开裆或开裆运动时擦伤小腿。
养生桩等很多种站桩都要求适度开裆,坐式锻炼因腿根部肌肉韧带紧张程度降低而应该两脚间的宽度大于肩膀宽度。就像两腿伸直坐于地上,两腿部肌肉韧带的紧张牵动臀部、腰背肌肉韧带收紧一样,叉开裆部后拉紧两腿内侧肌肉韧带牵动了小腹部的肌肉韧带紧张,利于保持腹部内的压力,从而减轻人体腹部既要维持腹压又要呼吸的部分肌肉、呼吸肌的工作量。收胯才能上身端坐,配以叉开双腿锻炼时,下腹部自然收紧,与用力时提肛缩会阴的锻炼效果完全不同。男子年轻时性兴奋偏于下腹部,年长后性兴奋偏于会阴部。长期的站桩锻炼,力入丹田后,可以强健体魄,也是有其物质基础的。
(三)座部、靠背成90度角,象有扶手的太师椅、三棱体靠垫。现有技术靠垫是用作病人靠着坐;现有技术有扶手的太师椅不利于适度开裆运动。
现有技术座椅的长度(本文中人坐于椅子上接近膝盖的一端到接近尾椎的一端的距离为长度,椅面上分别连结两个扶手的两端的距离为宽度)太长,加上人无意识的懒性,易造成使用者靠着坐时腰背并没有自然端正。本发明的座椅椅面宽度在45厘米以上,长度大号的不超过30厘米、小号的不超过25厘米,便于使用者开裆运动,避免了无意识的惰性,也不用思维时时提醒自己端坐。本发明提供有三棱体坐部,当三棱体坐部斜面向后时,使用者为保持端坐,必然增大下腹部收缩的力量;当其斜面朝前时,有利于轻度弯腰驼背者锻炼、矫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大成拳养生桩的技术要求,由随熟练程度可以改变脚部着力平衡点至脚跟部的脚踏鞋套、便于适度开裆运动的向外倾斜的脚踏杆、便于坐直开裆运动的组合座椅等构成的运动机,较少消耗体力,为日常生活中因前后阴不当用力憋气造成腹压升高所致疾病、偏于局部(脑)用力致脑部疲劳不易恢复或气血较弱的普通人提供康复运动锻炼。
本发明一种脚踏运动机其特征是,它包括由整个机身外部的木纹状涂层、前后两个平台底座、内置有控制器的仿古桌子、带断电刹车装置、可加长转轴部的低速电机、连结于可加长转轴部向外倾斜的脚踏杆、脚踏杆上可调节脚部着力平衡点的脚踏鞋套、宽度在45厘米以上,长度分别为大号不超过30厘米,小号不超过25厘米的组合座椅构成。
和现有技术(声电系统控制的脚踏运动机2011201137446)相比,本发明更有效的对日常生活中因前后阴不当用力憋气造成腹压升高所致疾病、偏于局部(脑)用力致脑疲劳不易恢复或气血较弱的普通人提供康复锻炼的同时,增加了腿脚、下腹部的力量训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脚踏运动机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平面图
图3是图1的正视图
①前底座 ②后底座 ③仿古桌子 ④控制器 ⑤低速电机 ⑥脚踏杆 ⑦鞋套前部 ⑧鞋套后部 ⑨座部 ⑩靠背 扶手 扶手加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附图说明本发明一种脚踏运动机
如图1-3所示,前底座①和后底座②均为方形平台,内有金属框架。前底座①上有仿古桌子③,也可以用普通桌子替代仿古桌子③。后底座②伸出的金属杆与前底座①伸出的金属杆用螺栓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胜豪,未经王胜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8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造宝珠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V型折板光催化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