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型尼龙件模具液体导热离心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8829.9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4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广义 |
主分类号: | B29C41/04 | 分类号: | B29C41/04;B29C41/46;B29K7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2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型 尼龙 模具 液体 导热 离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塑料的浇铸设备,具体涉及铸型尼龙件模具液体导热离心机。
背景技术
工程塑料,例如:MC尼龙在浇铸时,必须要对模具本体进行预加热,使模具温度处于170℃---200℃之间,然后再将融熔的液态工程塑料浇铸液倒入模具中。进而,或采用静态浇铸,或采用动态的离心浇铸成形得到产品。目前,静态浇铸中以空气导热方式对模具加温是将模具放在烘箱中;以液体导热方式对模具加温是将模具放入高温的油体中。但是,静态浇铸所获得的成品工件质量较差,对于有特殊形状要求的工件来说有时正品率只能达到50-60%左右。采用离心浇铸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而以空气导热离心浇铸时,由于模具需从烘箱中取出,再离心,导致模具温度下降,也影响到工件成形质量。液体导热比空气导热具有导热温度均匀,温差小等有利于提高浇铸质量的优越性,如采用离心方式浇铸更可大大提高浇铸工件质量。但现有设备又不能解决模具液体导热离心浇铸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铸型尼龙模具液体导热离心机,目的在于解决模具液体导热离心浇铸的问题,从而提高铸型尼龙件的成品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包括电机及所带动的转动轮、轴和与转动轮轴连接的模具,还中空 腔体与模具的内腔相通。所述液体导热装置由液体箱和液体箱垂直升降机构组成,液体箱的内外壁之间设有热源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一)模具液体导热温度均匀、保温性强(尤其液体为液态油时),再采用动态离心浇铸可大大提高工程塑料铸件的质量,经实践,成品合格率可达100%。
(二)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离心机电机1及所带动的转动轮(从动轮)2,该转动轮的轮、轴设置在壳体21中,而轮轴壳体连接在机架3上。转动轮轴22的下方连接有模具4,转动轮轴为中空轴体,其内腔与模具的内腔相通,轮轴下端与模具的上接口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用法兰盘相连接。本发明所包括的液体导热装置由液体箱5和液体箱垂直升降机构6组成,其液体箱的内外壁之间,特别是箱底的内外壁之间设有热源体51,该热源体为电加热装置,液体箱内的液体为液态油。所述的液体箱垂直升降机构由液体箱托盘61、托盘升降座62、升降导杆63、升降用电机11、变速箱12及相连的绞轮64、定滑轮65和拉索66组成,所述托盘升降座62位于液体箱51的一侧,由套筒621.、套筒连接板622构成,两个套筒各套在导杆63之外,拉索66的一端与绞轮轴相连,另一端通过定滑轮65连接在套筒连接板622的中心部位,导杆上端连接在机架3上、下端连接在工作台31上。所述的液体箱垂直升降机构还可以采用液压装 置,液压装置的顶杆位于液体箱的下方(图中未表示)
以下结合附图,简述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一)预热模具。启动电加热装置对液体箱内油体进行加温,并开动电机11,绞轮绞起拉索,液体箱托盘升降座的套筒沿导杆上升,托盘托起液体箱上升,模具体便置入于液体箱内,经油体导热、模具温度稳定在170℃--200℃之间;如托盘升降机构为液压装置,该装置顶杆升起,液体箱上升,同样可达到加温模具的目的。
(二)离心浇铸。将融溶成液态的工程塑料转动轮轴的上方设置的喇叭状进料斗7倒入中空轴体、继而进入模具中、至模具腔满,使升降电机11反转,液体箱下降。模具出露后,立即开动电机1,模具随转动轮、轴转动。模具内的工程塑料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融溶的工程塑料液可以充满到模具内任何细小空隙,从而,使工件浇铸质量提高,成品合格率可达100%。本发明需更换模具时,只要用板手反向旋下模具,或卸下法兰盘,即可完成操作,十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广义,未经赵广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88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绳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爬壁机器人的遥感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