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铁皮石斛的前体培养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79954.1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1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津铁皮石斛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铁皮 石斛 培养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养基,具体涉及一种野生铁皮石斛的前体培养基。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属珍稀濒危高附加值药材,其养生保健治疗效果确切,在《道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现代中药大辞典》、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唐开元年道家经典著作《道藏》收录中华九大仙草(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因铁皮石斛滋阴补虚效果显著,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位。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定智除惊,轻身延年。益气除热,健阳,逐皮肤风痹,骨中久冷,补肾益力。治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在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单列,与其它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金钗石斛和鼓槌石斛等普通石斛种类区分,其功能与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因属濒危、珍稀、高附加值的资源性药材,铁皮石斛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1987年)、《中国植物红皮书》(1992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2010年,铁皮石斛生产技术及产业化再次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和国家火炬计划的优先发展技术领域。石斛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材,市场需求量较大,如何解决需求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惟一的途径是人工栽培。自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石斛的人工栽培,但由于石斛属植物的繁殖系数低,年产量有限,进入盛产期时间长,不能形成规模,产量极其有限。目前普遍存在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的情况,怎样提高铁皮石斛栽培的成活率,成为制约石斛生产发展的一大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充分研究铁皮石斛在野生环境状态下的繁育、习性以及对生长环境要求等条件,而精选的一种优质的铁皮石斛的前体培养基。
该培养基的组分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B5培养基,2.2mg/L的萘乙酸,2.5mg/L的吲哚丁酸,16%香蕉提取物,15%的马铃薯提取物,2.6%的蔗糖,0.65%的琼脂,0.5%的钾。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B5培养基PH值达到6.3。
依据本发明的培养产出的铁皮石斛,其特点是:生长周期短、节约土地种植面积、降低了生产成本、产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该培养基的组分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B5培养基,2.2mg/L的萘乙酸,2.5mg/L的吲哚丁酸,16%香蕉提取物,15%的马铃薯提取物,2.6%的蔗糖,0.65%的琼脂,0.5%的钾。
所述的B5培养基PH值达到6.3。
栽培结论:在7-8个月内本发明栽培出的铁皮石斛优于传统铁皮石斛在野生环境状态下的繁育产量,大大缩短了其生长周期。
依据本发明的培养产出的铁皮石斛,其特点是:生长周期短、节约土地种植面积、降低了生产成本、产量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津铁皮石斛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津铁皮石斛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9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敏电阻元件
- 下一篇:新型工业水池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