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分布最有利范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80314.2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2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姜福杰;庞雄奇;郭继刚;姜振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陆相断陷 盆地 油气藏 分布 有利 范围 方法 | ||
1.一种确定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分布最有利范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针对一特定烃源岩区域搜集至少一个生烃潜力指数(S1+S2)/TOC;
步骤200:对步骤100中搜集的至少一个(S1+S2)/TOC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排烃门限Z0和排烃率qe;
步骤300:根据步骤200确定的排烃门限Z0和排烃率qe计算烃源岩的排烃强度Eq;
步骤400:根据步骤300确定的排烃强度Eq,确定圈闭到排烃强度中心的距离参数和圈闭到排烃边界的距离参数;
步骤500:根据步骤400确定的距离参数确定油气藏分布最有利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分布最有利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00中还包括对搜集的(S1+S2)/TOC进行分析,确定可用数据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分布最有利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00进一步包括:
步骤210:根据(S1+S2)/TOC数据随深度变化关系绘制散点图和绘制散点包络线;
步骤220:将所述包络线出现最大值的拐点对应的深度确定为排烃门限Z0;
步骤230:将所述包络线出现最大值的拐点对应的(S1+S2)/TOC记为最大生烃潜力HCPo;拐点以下包络线上任一点对应的(S1+S2)/TOC记为HCPi,将HCPo与HCPi的差值记确定为排烃率qe。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分布最有利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00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0:针对不同埋藏深度对应的排烃率qe,根据烃源岩的厚度H、有机质丰度TOC、密度ρ计算烃源岩的排烃强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确定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分布最有利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10中,所述排烃强度Eq计算公式为:
其中,Eq为排烃强度,qe(z)为排烃率,Z为埋深,Z0为排烃门限,ρ(z)为埋藏深度为z的烃源岩密度,TOC为有机碳质量分数,H为烃源岩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03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长转换轮模块及照明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消除伪频谱的频谱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