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HRC1蛋白在制备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80556.1 申请日: 2013-03-13
公开(公告)号: CN104043106A 公开(公告)日: 2014-09-17
发明(设计)人: 张志刚;刘晓瑾;杨小妹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8/17 分类号: A61K38/17;A61P17/02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陈文青
地址: 200032 上海***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cthrc1 蛋白 制备 促进 创面 愈合 作用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制药应用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CTHRC1蛋白在制备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创面是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如外科手术、外力、热、电流、化学物质、低温以及机体内在因素如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等作用下所导致的损害。常伴有皮肤完整性的破坏以及一定量正常组织的丢失,同时,皮肤的正常功能受损。也称为伤口或者创伤。

创面愈合过程可以分为止血期、炎症期、增生期和重塑期,它是机体固有的组织修复过程。

具体来说,止血期从创面形成的一瞬间开始,机体首先出现的反应是自身的止血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一些非常复杂的生物学反应:先是创面周围的小血管、毛细血管等反应性收缩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即之而来的是暴露的胶原纤维吸引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凝块;随后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及前列腺素等,使血管进一步收缩,血流减慢,同时释放的磷脂和ADP将吸引更多的血小板聚集。最后,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也将被启动。凝血过程结束后,机体即开始进行创面的愈合。

炎症期开始自创面形成开始的前2-3天。由于局部血管的收缩,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引起组织胺和其他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使创面局部的血管扩张;同时,因坏死组织,以及可能的致病微生物的存在,引发机体的防御反应(炎症反应):免疫细胞如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向创面移动和集中。一方面,粒细胞防止或吞噬入侵的细菌,另一方面,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坏死的组织细胞碎片,同时,组织细胞破坏后释放出来的自身蛋白溶酶也可以消化溶解坏死的组织细胞碎片,使创面清洁,以便启动组织的修复过程。巨噬细胞除吞噬消化组织细胞碎片外,同时也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合成胶原蛋白的关键因素。这一过程也被称为清创阶段。同时,创面会反应性地出现收缩,以期减少创面面积。临床上因这一时期的创面大多被黑色的坏死组织所覆盖,因此也被称为黑色期。而当这一层坏死组织被清除后,创面仍会被一层薄薄的腐烂失活组织所覆盖,使创面外观呈黄色,因此临床上分期时常将此时的创面称为黄色期。

增生期开始自创面形成后的2-24天,上皮细胞再生创面修复首先是创面周缘健存的基底细胞开始增生,并向中心部位移行。与此同时,基底细胞的增殖刺激创面基底部毛细血管和结缔组织的反应性增生。当创面被新生的上皮细胞覆盖后,创面外观呈粉红色,故而又称此时的创面为粉红色期。肉芽组织形成随后,基底细胞的增生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同时,巨噬细胞释放的生长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β转型生长因子(β-TGF)和α转型生长因子(α-TGF)等,加速肉芽组织的形成。肉芽组织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主要表现在:(1)填补组织的缺损;(2)保护创面,防止细菌感染,减少出血;(3)机化血块和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由于新生健康的肉芽组织外观呈鲜红色,因此,临床上又将此时的创面称之为红色期。随着肉牙组织的不断形成,创面组织的缺失被填充,上皮细胞便从创面周缘向中心移行,最终使得创面得以完全被再生的上皮细胞覆盖。

然而,当创面被再生的上皮细胞完全覆盖后,创面的愈合过程并没有完全结束。这就是创面的重塑期。因为新生的肉芽组织和上皮细胞还需要进一步分裂分化、转型,使其力量增强,才最后使创面得以完全愈合。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新形成的上皮细胞不断分裂,使表皮层增厚;(2)肉芽组织内部转型:形成的胶原纤维排列发生改变,使新生的结缔组织力量增加;同时,毛细血管数目减少,使创面局部颜色减退,接近于正常色。

正常的创面愈合需要全身和局部多种因素的协调,某些因素的不足或过度就可能造成病理性的创面愈合。延迟的创面愈合,包括难愈合创面就是对广大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最常见病理性创面愈合类型。而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不正常的炎症和增生过程,其核心的一点是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不能及时覆盖创面。角质形成细胞及时覆盖创面,不但意味着创面渗出的停止,感染可能和营养丢失的缓解,还可以避免继发的过度瘢痕形成。因此,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及时覆盖,是治疗创面的核心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未经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0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