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AN架构的集中式基带资源池管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1101.1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7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军;朱志超;侯维娜;刘期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an 架构 集中 基带 资源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带资源池的管理体系及方法。
背景技术
面对传统架构无线接入网在成本、性能和能耗等方面的挑战,中国移动等提出了一种新型无线接入网架构RAN。如图2所示,RAN架构无线接入网系统具有虚拟的基带资源池管理结构,该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1)远端无线射频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和天线组成的分布式无线网络;2)高带宽低延迟的光传输网;3)高性能通用处理器和实时虚拟技术组成的集中式基带资源池。其中,光传输网络将所有的基带处理单元(Building Baseband Unit,BBU)和远端射频单元之间连接起来;基带资源池由通用高性能处理器构成,通过实时虚拟技术连接在一起,并具有异常强大的处理能力;系统中的RRU由基带资源池统一控制。
而传统GSM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 subsystem,BSS)和网络子系统(Network subsystem,NSS)两部分。其中,BSS由基站收发器(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和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组成,BTS通过Abis接口与BSC连接;NSS是由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MSC)、原籍用户位置寄存器(HomeLocation Register,HLR)、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VLR)等组成,BSC、HLR和VLR分别通过A接口、C接口和B接口连接MSC。在BSS中,包含多个相互独立工作的BSC,而且每个BSC中具有自己独立的资源管理体系。因此在传统GSM网络管理体系中,NSS不能统一调配系统中所有BSS的基带资源。而在RAN架构无线接入网系统中,基带资源池采用集中式管理体系,统一调配系统中的基带资源。因此传统架构无线接入网系统中的分布式管理体系及方法不适合在RAN架构无线接入网系统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RAN架构无线接入网系统采取集中式的基带资源池,因此传统架构无线接入网系统中的分布式资源管理系统及方法不适合在RAN架构无线接入网系统应用。针对该问题,本发明在RAN架构无线接入网系统中提出了一种集中式基带资源池的管理系统及方法,实现统一调配系统中的基带资源。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针对RAN架构无线接入网系统的特性,设计一种集中式基带资源池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基带处理单元BBU、负载均衡单元、虚拟化管理模块、用户服务质量管理QoS模块、基带资源库、统计数据库、特征提取模块、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网络操作与维护中心、移动交换中心MSC、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设备识别寄存器EIR和鉴权中心AuC,虚拟化管理模块作为集中式资源池管理体系结构的中枢,协调系统中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基带资源池接收的业务请求类型协调系统中BBU模块、QoS管理模块、MSC模块、RNC模块之间的工作;特征提取模块查询并提取基带资源库、统计数据库中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RNC模块,RNC模块根据基带资源库、QoS管理模块和特征提取模块中的业务处理反馈信息,实现基带资源的分配。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RAN架构的集中式基带资源池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带资源池管理系统中虚拟化管理模块根据基带资源池接收的业务请求类型协调系统中BBU模块、QoS管理模块、MSC模块、RNC模块之间的工作;特征提取模块查询并提取基带资源库、统计数据库中相关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RNC模块,RNC模块根据基带资源库、QoS管理模块和特征提取模块中的业务处理反馈信息,实现基带资源的分配。
虚拟化管理模块协调控制系统中各模块之间的工作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1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动力电池高压连接控制系统
- 下一篇:立式焚烧炉组合废液喷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