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钒酸盐绿色荧光粉、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81418.5 申请日: 2013-03-14
公开(公告)号: CN103113891A 公开(公告)日: 2013-05-22
发明(设计)人: 黄彦林;陶正旭;关莹;秦琳;袁蓓玲;韦之豪;徐传艳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主分类号: C09K11/69 分类号: C09K11/69;C01G31/00;H01L33/50
代理公司: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陶海锋
地址: 215123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钒酸盐 绿色 荧光粉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荧光发光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在近紫外光激发下发射绿色荧光的荧光粉,它可应用于紫外-近紫外型白光LED中,属于无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 作为第四代光源,被众多研究者视为二十一世纪的照明新光源。荧光粉转化白光LED由于具有高发光效率、长寿命、低能耗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近来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机、照相机、电脑、手机、游戏机等显示屏的背光源以及普通照明。荧光粉作为白光LED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该类LED的发光效率、使用寿命、色温、显色指数等性能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1996年第一只白光LED问世以来,发展迅速,发光效率不断提高,有望取代白炽灯、荧光灯和高压汞灯等传统的照明光源,称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绿色照明光源。目前,白光LED的制备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将红、绿、蓝三种单色LED组合产生白光,此方法可随意调整颜色,但供电复杂,成本较高;其二是用LED激发其他发光材料混合形成白光,即用蓝光LED配合发黄光的荧光粉,蓝光LED配合发红光和绿光的荧光粉或者用近紫外LED去激发红、绿、蓝三种荧光粉,该方法不管是在可行性、实用性还是商品化方面都优于第一种方法,所以它获得了很快的发展。最早商业化的白光LED是日本的Nichia公司运用GaN基LED芯片所发出的蓝光(约450nm)来激发稀土荧光粉YAG(Y3Al5O12):Ce3+发黄光。当前InGaN芯片的发射波长已经蓝移到近紫外区,能够为荧光粉提供更高的激发能量。紫外或近紫外LED与三基色荧光粉的组合,其显色性最好,荧光材料发光效率较低。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热稳定性好的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粉是提高白光LED发光质量的关键。

目前,可用于近紫外(360~410nm)型白光LED(NUV-LED)用的绿色荧光粉还不多。其中,研究较多的是硅酸盐基绿色荧光粉,主要以高温固相法为主。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1948689A和CN101948687A公开的技术, CN01029230A 公开了一种氮氧化物绿色荧光粉,与红色氮化物荧光粉Sr2Si5N8匹配制造出高显色性低色温的白光LED。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高温固相法合成温度高、煅烧保温时间长,物相杂且颗粒粗大,形貌不规则。后续的粉碎工艺会引起荧光粉发光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大幅下降。然而,钒酸盐作为无机荧光材料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同时也是具有高发光效率的荧光合成材料,且有较高的结晶性和可见光透过性,是一种比较优良的发光材料,可较好地应用在近紫外型白光LED用的荧光粉,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2517008A公开了一种碱土金属焦钒酸盐蓝绿色荧光粉,该蓝绿色荧光粉为铕掺杂的碱土焦钒酸盐,其化学表达式为M2-xV2O7:Eu2+x,式中M表示为碱土金属中的一种或两种离子的组合,0.005 ≤x ≤0.2。该发明的碱土焦钒酸盐蓝绿色荧光粉能被250~350纳米紫外光激发,发出高效的主发射峰在480~520纳米范围可调的蓝绿色荧光粉。但是该类荧光粉需要在H2+N2、CO等还原气氛之中合成的,在合成过程中H2+N2和CO 等还原气体不可能完全彻底地渗透到合成的荧光粉粉体之中,使荧光粉的激活离子不能充分地还原为Eu2+,严重影响到荧光粉的发光;还由于还原使用的CO气体具有毒害,H2+N2还原气体具有危险性,操作不当可以引起爆炸,因此,其生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目前,与近紫外白光LED相匹配的自激活钒酸盐绿色荧光粉未见公开和报道。因此,提供一种不需要添加激活离子,且制备条件安全、环保的绿色荧光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条件安全、环保,制备工艺简单,产品成本降低、结晶度高、发光质量好,无需其他离子激活,在近紫外激发下具有绿光发射的钒酸盐荧光粉、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1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