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十八烷相变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1475.3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峰;郭亚飞;郑文伟;张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杨斌 |
地址: |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十八 相变 乳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相变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各种功能模块高度集成化,芯片温度则不断攀升,芯片的热流密度急剧增长,由此带来的散热问题日益突出。微通道散热器是一种新兴的高效液冷散热技术,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高功率芯片的热管理技术中正逐步得到应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冷却工质在为通道中流动时带走大量热量,从而达到冷却散热效果。目前,微通道散热用冷却工质主要为水,虽然与一般的冷却工质相比水具有较大的比热,但在高热流密度和泵功有限的条件下,其热导率和比热容仍显得偏小,散热效率有限,消耗量很大,仍无法满足实际所需。为提高冷却工质的表观比热,目前多采用的方法是在基液中分散有机固-液相变材料来制备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相变乳状液等,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和相变乳状液的微胶囊颗粒、相变颗粒在微米级,流体粘度大,用于微通道时流动阻力大,甚至会粘污、堵塞微通道,泵功消耗大。而且,微胶囊颗粒为有机材料,热导率低,使得流体中心的温度偏低,部分不发生相变,降低了强化传热效果;乳状液为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进行数次固液相变循环后容易发生破乳、分层现象,致使产品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相变潜热高、适用温度范围宽、稳定性好、可用作高效散热冷却工质的正十八烷相变微乳液,还相应提供一种配方简单、成本低、制备容易的该正十八烷相变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正十八烷相变微乳液,所述相变微乳液包括水和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
正十八烷 5%~40%,
表面活性剂 2%~20%,
脂肪醇类 0~20%,和
无机盐类 0~3%。
上述的正十八烷相变微乳液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优选为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大于或等于8的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
上述的正十八烷相变微乳液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优选为工业级剂料。相较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乳化效率高但价格昂贵的表面活性剂,本发明技术方案优选采用的表面活性剂可为化工业副产品,价廉易得,来源广泛,且乳化效率优异。
上述的正十八烷相变微乳液主要为水包油体系(O/W型),因此,所述表面活性剂优选为Tween80、Tween60、Tween40、Tween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土耳其红油、聚氧乙烯蓖麻油系列(EL20、30、35、40、60、80)、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系列(CO40、RH40)、十八烷基硫酸钠、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正十八烷相变微乳液中,优选采用中短链长的脂肪醇类作为助表面活性剂,所述的脂肪醇类优选为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异戊醇、正己醇中的至少一种。在上述本发明的微乳体系中,这些优选脂肪醇的加入可以增加油水界面膜的柔性,调节HLB值,降低界面张力,使界面易于弯曲,有利于微乳液的自发形成,使微乳液的粒径更小,体系更稳定,同时有利于增加体系的增溶水量或油量。
上述的正十八烷相变微乳液中,所述的无机盐类优选为NaCl、KCl、CaCl2、MgCl2、AlCl3中的至少一种。在上述本发明的微乳体系中,这些优选无机盐的加入可以调节油水界面膜的电子层厚度,利于微乳液的形成,使体系更稳定,同时利于增加体系的增容油量或水量。
上述的正十八烷相变微乳液中,所述的正十八烷优选为98%AR级。
上述的正十八烷相变微乳液中,所述的相变微乳液优选为澄清透明或淡蓝色微乳液,所述的相变微乳液中分散液滴的粒径大小分布优选为10nm~100nm。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正十八烷相变微乳液是以正十八烷为油相,在所述表面活性剂以及优选的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油水界面张力大大降低,甚至产生瞬时负界面张力,引起自发乳化形成微乳液,并保持其良好稳定性;基于该特性,本发明的正十八烷相变微乳液在微通道内循环过程中不会发生破乳、分层等可能导致失效的状况,有效使用寿命更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14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装饰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