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1842.X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7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段文胜;李世吉;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获取 偏移 方位角 域道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的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技术是目前工业界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主要用于宽方位地震数据的叠前成像、分方位各向异性处理和裂缝预测。它不同于传统的共偏移距域地震数据,传统的共偏移距域地震数据偏移后方位角信息丢失。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地震数据偏移是在限定偏移距和方位角的前提下进行偏移,更能提高偏移结果的精度,提高横向分辨率。偏移后道集具有方位角信息,有利于开展叠前反演,也使得方位AVO(AZAVO)分析成为可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形成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是这一技术的关键步骤。目前的技术只适用于在正交观测系统下形成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不能解决广泛使用的斜交观测系统和其他更复杂的观测系统中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生成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适应斜交观测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在斜交观测系统中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在斜交观测系统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应用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在斜交观测系统中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包括:
将地震数据分选成n*m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其中,n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炮线的数目,m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检波线的数目,每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反射点分布在地震数据坐标系中均表现为平行四边形;
确定每个交叉排列的中心点,所述地震数据坐标系平移获取新的坐标系,新的坐标系原点为所述中心点;其中,所述中心点为炮线与检波线的交点,也为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中心点数目为n*m;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
对所述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并进行编号;
收集每个矩形反射点数据域的矩形网格中同一象限相同编号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即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的步骤包括:
根据炮线距、检波线距和覆盖次数对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以及对每个单元进行编号。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旋转公式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18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 下一篇: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发射机和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