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截面框架柱槽钢抱箍模板加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2867.1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4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面 框架 槽钢 模板 加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模板加固技术,具体涉及截面在1000*1000以上的大截面框架柱模板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框架柱模板安装工程,采用钢管外抱箍配合对拉螺杆穿心加固,该加固方法工序繁琐、消耗大量周转材料,且浇筑成型后外观一般。尤其对于截面积较大的框架柱,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侧向压力很大,因此钢管外抱箍用量很大,与之配套需安装大量扣件,工序繁琐,影响了施工进度;同时对拉螺杆用量较大,造成混凝土表面洞眼多需要后期拆模以后修补,影响结构工程观感质量。
例如,某五星级酒店工程,质量目标是创鲁班奖,对结构观感质量要求很高。地下室及一层至五层1200X1200大截面框架柱,普通模板体系的钢管外楞刚度不够,且用拉螺杆穿心造成的洞眼修补会影响观感,为保证柱砼的成型尺寸和观感,模板加固体系需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以上问题,为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混凝土质量特别是外部观感、降低成本,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和试验,决定改变常规的钢管外抱箍配合对拉螺杆穿心加固方法,提供一种大截面框架柱槽钢抱箍模板加固方法,采用槽钢抱箍加固法,以达到工艺改进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得以实现的:一种大截面框架柱槽钢抱箍模板加固方法,其特点是:主要实施步骤为:
1.模板设计:
1)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以确定最经济的模板投入量,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业量;
2)根据图纸统计柱子型号、数量、尺寸、高度,相同或略加拼补即相同的构件的替代关系并编号,以减少配板的种类、数量和明确模板的替代流向与位置;
3)确定柱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根据柱尺寸及编号设计出配模图,标出每块模板尺寸及其平面布置,选定板材型号;选定木楞型号、间距和接头位置;确定槽钢柱箍的型号及间距;确定槽钢端部对拉杆钢筋的直径;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侧向支撑、横向拉接件的型号、间距;
4)绘图与验算:在进行模板配板布置及支撑系统布置的基础上,严格对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最终确定经济合理的胶合板、木楞、槽钢、对拉杆的型号、规格尺寸、间距,合格后绘制模板设计图;
2.胶合模板配制:根据模板设计图进行模板割锯,并分规格位置进行编号堆放;
3.槽钢抱箍加工:
1)确定槽钢长度并用气割法进行下料,槽钢长度≥柱截面长或宽+2×胶合板厚度+2×木楞高度+2×槽钢截面高度;
2)槽钢端部对拉杆位置开孔:槽钢两端木内楞以外的位置,在槽钢截面两短边开孔,一边为气割长孔,一边为磁力钻开圆孔,要求两孔中心对齐成线,孔径比对拉杆直径大一型号;
4.对拉螺杆制作:选用设计直径的钢筋作对拉螺杆,其长度≥柱截面长或宽+2×胶合板厚度+2×木楞高度+2×槽钢截面高度+6×螺母厚度,采用圆盘切割机下料,根据螺母进行套丝;
5.柱轴线、标高引测:弹好柱子的轴线、模板边线或模板控制线,将标高引测到预留插筋或其它过渡引测点,在置模过程中采用红外线投线仪控制柱子垂直度,在置模完成后采用线坠测量垂直度误差;
6. 柱模根部处理:为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根据给定标高线,在模板承垫底部的模板内边线位置,用1∶3水泥砂浆准确找平,对外墙、外柱的外边根部,根据标高线设置模板承垫木方,与砂浆上口交圈,同时将柱根部的建筑垃圾清扫干净;
7. 质量检查:检查柱筋保护层,对不合规范处要求上道工序调整;检查预埋件、预留洞、水电管线是否施工完毕,做好工序移交工作;
8. 支撑架体搭设:柱模置设前首先用48ⅹ3.5钢管搭设独立支撑空间管架,搭设成长方体将柱包围其中,架子要稳定,设大小横杆及剪刀撑,然后根据模板拼装图开始支模;
9. 柱模板安装:柱模可以单块就位拼装也可以单片预拼装,下面以单块拼装为例说明:将胶合板四周用双面胶带粘贴,表面刷好脱模剂,开始按编号组拼模板;要求模板尽量为整块,减少拼缝,同时拼缝要严密;木方作内楞,用钉子和胶合板组拼成片;木方间距按要求设置,单片模板同一高度上木方接头要求相互错缝,同时接头部位再绑一根木方,其长度要求超过接头上下的槽钢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28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