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时间分配法定位钻井微芯片示踪器深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2988.6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清;张卫;陆黄生;吴海燕;廖东良;朱祖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04 | 分类号: | E21B4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时间 分配 法定 钻井 芯片 示踪器 深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涉及在钻井中为了提高钻井效率和保障钻井安全检测井筒温度和压力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对于钻井微芯片示踪器进行深度确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①钻井参数测量对保障钻井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石油钻井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在钻井过程中,如果发生钻井事故,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随着井深的增加,特别是各种分支井、水平井的开发,钻井事故及复杂情况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每年国内各大油田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井涌、井漏等钻井工程事故,而这些事故与钻井工程参数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实时监测钻井工程参数的变化可以有效地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
②温度和压力是石油钻井最重要的两项参数
钻井液温度和压力是钻井工程中的两项重要的基础数据。地层的温度压力能够反映出钻机的工作状态及地层的物性等特征。对整个井筒的温度、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建立随钻采集的温度、压力剖面对钻井工程的提速提效和安全钻井有着重要的意义。
③常规技术无法快速采集上部井眼的温度压力参数
当前的温度参数的采集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地面采集,一种是近钻头处采集。在地面采集时,由于钻井液的运移,所采集的温度参数误差较大,且不能反映井筒内某点的温度参数。采用近钻头处的采集处采集时,只能采集钻头位置附近的参数。所以,所以,无论是地面采集,还是近钻头处采集,都不能采集上部井眼的温度压力参数,缺少对整个井筒的参数的动态变化。随钻井深的不断增加,钻井液密度的变化,井筒全立体的监测尤其重要。
④采集的温度压力参数没有进行深度定位
目前,国内外开始了相关研究,设计出能够用于实时快速检测井筒温度和压力的数据采集系统—微芯片流体示踪器,图1为示踪器示意图(粉色小圆圈为示踪器)。该示踪器的工作原理是,在钻井过程中,示踪器从地面进入钻杆内,通过钻井液循环,到达井底后从钻头的水眼进入环空区域,并随着环空钻井液上返至地面,最后被地面的特殊装置俘获。示踪器在运动过程中实时连续采集井筒内温度和压力参数。该示踪器除记录了温度、压力参数外,还记录了时间参数,但没有记录井深参数。井身参数是评价井筒内温度压力最直接的参数,需要将时间参数转化为井深参数,用来准确评价不同井深的温度、压力。目前,国内外都没有解决该示踪器在井内深度定位问题。由于钻井工程师不关心钻杆内的温度压力参数变化,更关心环空温度压力参数的变化,所以在本专利中,只考虑示踪器在环空内的深度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示踪器深度无法准确确定和评价的技术问题,即现有技术中,示踪器在井内运动时,只采集了时间信息,没有采集井深信息,
本发明研发了一种利用时间分配法定位钻井微芯片示踪器深度的方法,是将时间信息与井身结构信息相结合,转化为井深信息,用于监测不同井深处参数的变化,及时制定施工措施。
本发明的基本研发思路为:所述示踪器随钻井液的流动而运动,定位所述示踪器井筒深度的方法是按照环空大小不同,将全井分段,示踪器在环空运动的运动时,其运动速度与环空面积成反比,按照每个井段的环空面积及相应的井段长度对示踪器上返时间进行分配,即根据各井段环空体积与全井环空体积的比值得到在该井段内示踪器的上返时间;并根据示踪器在该井段内的上返移动距离,最终获取示踪器在该井段的深度位置,从而实现定位示踪器深度。见图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时间分配法定位钻井微芯片示踪器深度的方法,所述示踪器由钻井液携带进入钻杆内,至井底后沿井环空内上返回地面,所述示踪器用于实时快速检测井筒温度和压力并进行数据采集;示踪器在井底时,其温度和压力最大;
所述示踪器随钻井液的流动而运动,定位所述示踪器井筒深度的方法是按照环空大小不同,将全井分段,示踪器在环空运动的运动时,其运动速度与环空面积成反比,按照每个井段的环空面积及相应的井段长度对示踪器上返时间进行分配,即根据各井段环空体积与全井环空体积的比值得到在该井段内示踪器的上返时间;并根据示踪器在该井段内的上返移动距离,最终获取示踪器在该井段的深度位置,从而实现定位示踪器深度。
由于环空面积的不同将对该井段示踪器上返的时间等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先针对各井段中不同环空内、外径进行区分,所述按照井筒环空内、外径尺寸不同将全井分段,即按照环空面积的不同对全井进行分段,即同一环空尺寸的井段为同一井段;
且提取各井段的井内物理参数,包括:内径,外径和各井段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29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