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爆真空轮胎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3485.0 | 申请日: | 201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9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邵明龙;颜利群;邵帅;邵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明龙 |
主分类号: | B60C17/01 | 分类号: | B60C17/01;B60C1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8017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真空 轮胎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设内胎的真空轮胎结构,尤其是一种防爆真空轮胎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汽车轮胎有内外胎、真空胎等,车辆行驶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发生爆胎现象,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往往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我国每年因汽车爆胎导致的交通事故占近50%。现有的各类轮胎,其设计存在一个共性,即轮胎的气舱由一个舱室构成,当轮胎受破损、划伤或胎压过高等因素影响导致爆胎时,气舱的空气瞬间外泄,左右车轮高度瞬间发生偏差,导致高速行驶的车辆失控。现实生活中需要一种防爆功能好的真空轮胎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爆真空轮胎结构,其安全性能好。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胎体的内侧设有数个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应急小胎体,还包括与应急胎体相配的定位装置,应急小胎体设有加气嘴,工作状态时,应急小胎体与轮毂之间设有间隙。其原理是:在安装操作时,先将未充气的各个应急小胎体按设计要求安装于主胎体的内侧,并分别通过定位装置固定,然后分别对各个应急小胎体充气,再按正常程序将主胎体装入轮毂上,按常规程序对主胎体充气即可,此时应急小胎体的高度接近轮毂但不接触轮毂。高速行驶的车辆,一旦发生爆胎现象时,主胎体的空气瞬间外泄,应急小胎体瞬间可承载轮毂,弥补爆裂轮胎导致的左右轮高差,此时,爆裂后的主胎体、各个应急小胎体与轮毂三者共同构成一个近似正多边形的车轮,由此可为驾驶员提供足够的应急反应时间,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种改进是所述定位装置是设有卡带的捆扎式结构,卡带的基部固定于主胎体内壁的壁体上。
另一种改进是所述定位装置是设有隔片的装配式结构,隔片的基部固定于主胎体内壁的壁体上。
还有一种改进是,还包括设于应急小胎体和主胎体之间的防刺垫。防刺垫可最大限度保护应急小胎体,避免车辆运行中被尖锐物扎破。
本发明结构简单,其安全性能好。当高速行驶的车辆发生爆胎时,主胎体的空气瞬间外泄,应急小胎体瞬间可承载轮毂,弥补轮胎爆裂导致的左右轮高差,由此可为驾驶员赢得足够的应急反应时间,可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与轮毂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主胎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主胎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应急小胎体与定位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捆扎式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定位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设有隔片的装配式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防刺垫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包括主胎体1,所述主胎体1的内侧设有数个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应急小胎体2,还包括与应急胎体2相配的定位装置3,应急小胎体2设有加气嘴4,工作状态时,应急小胎体2与轮毂5之间设有间隙11。其原理是:在安装操作时,先将未充气的各个应急小胎体2按设计要求安装于主胎体1的内侧,并分别通过定位装置3固定,然后分别对各个应急小胎体2充气(最好是充氮气,可保障胎压胎温更稳定),再按正常程序将主胎体1装入轮毂5上,按常规程序对主胎体1充气即可,此时应急小胎体2的高度接近轮毂5但不接触轮毂5。高速行驶的车辆,一旦发生爆胎现象时,主胎体1的空气瞬间外泄,应急小胎体2瞬间可承载轮毂5,弥补轮胎爆裂导致的左右轮高差,此时,爆裂后的主胎体1、各个应急小胎体2与轮毂5三者共同构成一个近似正多边形的车轮,由此可为驾驶员提供足够的应急反应时间,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便于安装时识别,可在主胎体1外表面标注识别标识,如图1至3所示,应急小胎体2安装位置标为A区,其余气舱区域为标为B区,不同舱位分别标为A1、A2、A3、A4或B1 、B2 、B3、 B4等等。
如图4所示,一种改进是所述定位装置3是设有卡带6的捆扎式结构,卡带6的基部固定于主胎体1内壁的壁体上。卡带6的设置可与主胎体1设为一体式结构,也可在主胎体1加工完成后再粘结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明龙,未经邵明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34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于拆装的易拉罐组合结构
- 下一篇:多环芳烃转化为单环芳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