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状态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4475.9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0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秦丽君;王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G06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安之斐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状态 切换 方法 装置 以及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形态和第二工作形态,并且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处理系统和第二处理系统,所述第一处理系统至少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功耗,所述第二处理系统至少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功耗大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功耗。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和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处理系统的工作状态取决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状态切换策略,使得在电子设备中双系统既能协同耦合工作,又可进行自由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平板电脑(PAD)、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PDA)之类的电子设备越发普及。
通常,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耗极大地影响着电子设备整体的性能和功耗。随着各种处理器的架构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它们的性能不断提高,可以满足当前阶段电子设备的高速计算需求。然而,随着处理器性能的提高,处理器的功耗也明显增加,从而造成电子设备整体功耗增高,待机时间缩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Hybrid)电子设备,其既包括具有低处理能力低功耗处理器的第一硬件系统,又包括具有高处理能力高功耗处理器的第二硬件系统,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启动哪个硬件系统,以在处理能力与功耗之间进行权衡。
此外,研究人员还提出了一种虚拟机(Virtual Machine)电子设备,虽然其仅仅包括一套硬件系统,但是可以通过虚拟机技术而在该套硬件系统中模拟出两套虚拟机系统,其中的一个虚拟机系统可以具有低处理能力低功耗,而另一个虚拟机可以具有高处理能力高功耗,用户同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启动哪个虚拟机系统,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分别使用不同的虚拟机系统进行处理。
由此可见,上述的两种电子设备都能很好地满足以下两类应用的处理需求,诸如网络浏览、多媒体播放、文档处理等对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要求低、且功耗低的基本应用,或者诸如玩网络游戏、进行图像编辑等对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要求高、且功耗高的复杂应用,以使得用户的电子设备能够同时兼顾运算速度和待机时间两者。
然而,针对这样具有双系统的电子设备,目前还没有开发出一种成熟的状态切换策略,也就是说,如何使得在电子设备中双系统既能协同耦合工作,又可进行自由切换,以充分发挥两系统各自的优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状态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形态和第二工作形态,并且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处理系统和第二处理系统,所述第一处理系统至少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功耗,所述第二处理系统至少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功耗大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功耗,并且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和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处理系统的工作状态取决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状态切换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形态和第二工作形态,并且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处理系统和第二处理系统,所述第一处理系统至少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功耗,所述第二处理系统至少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功耗大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的功耗,并且所述装置包括:控制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和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处理系统的工作状态取决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上述的状态切换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44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