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导轨的腹板等的永久性电接触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4645.3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1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古阿尔蒂埃罗·贝尔扎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塞母布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0 | 分类号: | H01R4/10;H01R4/62;H01R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李静,张云肖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导轨 腹板 永久性 接触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导轨的腹板(1)永久性电接触件,包括导电材料的衬套(2),所述衬套具有:管状杆(3),能够插入导轨的腹板(1)中的腹板孔(4)中;凸缘头(5),与所述管状杆(3)相比径向加宽并适合于与所述腹板孔(4)周围的部分抵接接合;以及轴向通孔(8),所述轴向通孔中能够插入冲压机,以使所述管状杆(3)径向膨胀并使所述管状杆(3)的径向外表面(15)与所述腹板孔(4)紧密接合,所述凸缘头(5)在与所述管状杆(3)一侧相反的侧上形成前接触表面(7),
其中,所述外表面(15)的至少一部分由第一导电金属制成,并且所述凸缘头(5)的所述前接触表面(7)由与所述第一导电金属不同的第二导电金属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衬套(2)包括由所述第二导电金属制成且外部涂有一层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的管状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在所述凸缘头(5)的所述接触表面(7)处,所述第二导电金属初始涂有第一导电金属的层,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的层随后通过平滑化移除,以暴露所述接触表面(7)中的所述第二导电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管状杆(3)的整个径向外表面(15)由所述第一导电金属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凸缘头(5)的与所述接触表面(7)相反的抵接表面(6)由所述第一导电金属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衬套(2)的整个凸缘头(5)由所述第二导电金属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衬套(2)的所述前接触表面(7)不由所述第一导电金属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衬套(2)包括双层管状本体,所述双层管状本体具有由所述第一导电金属制成的外层(22)和由所述第二导电金属制成的内层(23),所述内层(23)和所述外层(22)以冶金方式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内层(23)具有范围在所述双层管状本体的总壁厚度的60%到95%的厚度,并且所述外层(22)具有范围在所述双层管状本体的总壁厚度的5%到40%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通过经由拉伸或者共挤制造所述双层管状本体,从而获得所述外层(22)和所述内层(23)之间的冶金方式结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金属为铜,并且所述第二导电金属为铝。
12.一种制造适用于导轨的腹板(1)的电接触件的方法,所述电接触件包括导电材料的衬套(2),所述衬套具有:管状杆(3),能够插入导轨的腹板(1)中的腹板孔(4)中;凸缘头(5),与所述管状杆(3)相比径向加宽并适合于与所述腹板孔(4)周围的部分抵接接合;以及轴向通孔(8),所述轴向通孔中能够插入冲压机,以使所述管状杆(3)径向膨胀并使所述管状杆(3)的径向外表面(15)与所述腹板孔(4)紧密接合,所述凸缘头(5)在与所述管状杆(3)一侧相反的侧上形成前接触表面(7),其中,所述衬套(2)包括双层管状本体,所述双层管状本体具有由第一导电金属制成的外层(22)和与所述凸缘头(5)的所述前接触表面(7)由第二导电金属制成的内层(23),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双层管式区段(24),所述区段具有由第一导电金属制成的外层(22)和由与所述第一导电金属不同的第二导电金属制成的内层(23);
将所述区段(24)插入压力机的模具(25)中;
进行冷变形,以成型所述管状杆(3)以及与所述管状杆(3)相比径向加宽的所述凸缘头(5),其中,所述外层(22)形成所述管状杆(3)的径向外表面(15),并且所述内层形成所述凸缘头(5)的与所述管状杆(3)相反的前接触表面(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塞母布雷有限公司,未经塞母布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46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助听器及检测装置
- 下一篇:可再充电电池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