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5576.8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姜立良;陈卓立;卢建军;张应振;张锦波;朱延敏;刘柏泉;曾芳勇;郭永清;宋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0/06 | 分类号: | C08F210/06;C08F2/02;C08F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 丁烯 共聚物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丙烯与1-丁烯在液相本体聚合反应单元和气相本体聚合反应单元串联组成的聚合装置中进行共聚反应,其中,液相本体聚合反应单元由一个立式搅拌釜式反应器组成或由两个以上立式搅拌釜式反应器串联而成,所述气相本体聚合反应单元由一个气相本体聚合反应器组成或由两个以上气相本体聚合反应器组成,当目标共聚物中1-丁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以下时,控制丙烯、1-丁烯单体在液相本体聚合反应单元中的聚合温度不高于75℃,当目标共聚物中1-丁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5%时,控制丙烯、1-丁烯单体在液相本体聚合反应单元的聚合温度不高于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烯、1-丁烯单体在气相本体聚合反应单元的聚合温度为60℃~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气相本体聚合反应器为气相流化床反应器或立式搅拌釜或卧式搅拌反应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气相本体聚合反应单元由第一气相本体聚合反应器以及第二气相本体聚合反应器组成,生产时,所述第二气相本体聚合反应器中不单独加入1-丁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气相本体聚合反应单元中的1-丁烯加入量小于液相本体聚合反应单元中1-丁烯加入量的1/3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气相本体聚合反应单元以及液相本体聚合反应单元中加入的丙烯单体与1-丁烯单体的体积比均为99:1~80: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气相本体聚合反应单元以及液相本体聚合反应单元中的压力均为1.2MPa~3.0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采用的催化剂体系为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外给电子体,所述主催化剂为负载于MgCl2或硅胶载体上的Ti氯化物及醚类或酯类化合物,所述助催化剂为烷基铝助催化剂;所述外给电子体为硅氧烷类外给电子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催化剂为包含有醚类或酯类内给电子体的TiCl4/MgCl2高效催化剂;所述助催化剂为三乙基铝、三甲基铝、三异丁基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所述硅氧烷类外给电子体为二甲氧基二苯基硅烷、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55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涡流加热橡胶硫化罐
- 下一篇:一种汽车燃油泵总成上盖的连接导柱的成型型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