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配电网削峰填谷的电池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5662.9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1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林;张浩;修晓青;惠东;高志强;王文新;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配电网 削峰填谷 电池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配电网削峰填谷的电池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预测日日负荷进行数据预测,形成负荷曲线;
(2)根据负荷曲线统计负荷预测数据峰值和谷值;
(3)根据电池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和配电网削峰填谷目标,设定储能调节量,合成出力低谷值Prg,并合成出力峰值赋初始值Ppeak;
(4)基于预测日日负荷数据条数M对电池储能系统循环次数赋初值n=1;
(5)比较预测日负荷数据分别与出力低谷值Prg和出力峰值赋初始值Ppeak的大小关系并进行相应动作;
(6)电池储能系统循环次数n=n+1;
(7)判断是否n<M,是则返回步骤(5),否则进入步骤(8);
(8)统计电池储能系统的充电电量和放电电量;
(9)判断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是否平衡,平衡时结束所述控制方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在历史数据库中查找预测日上一年同时期历史数据,结合预测日前期历史数据,对预测日日负荷进行数据预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根据预测日负荷数据分别与出力低谷值Prg和出力峰值赋初始值Ppeak的大小关系进行相应动作的步骤包括:
当Pfore<Prg,判断是否满足SOC约束条件和功率约束条件,均满足则充电完成填谷;
当Pfore>Ppeak,判断是否满足SOC约束和功率约束条件,均满足则完成削峰,使电池储能调节后的合成出力达到合成出力峰值初始值Ppeak;
当Pfore∈[Prg,Ppeak]范围内,电池储能系统不动作;
其中,Pfore为负荷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判断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是否平衡包括:
若充电电量大于放电电量,减小设定的合成出力峰值Ppeak并返回步骤(5);
若充电电量小于放电电量,增大设定的合成出力峰值Ppeak并返回步骤(5);
若充放电平衡,则结束此控制方法。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OC约束条件包括:
1)Pfore<Prg,即电池储能系统充电:
将采集的电池储能系统的SOC状态和电池储能系统设定SOC限值相比较:若电池实际SOC值不小于SOC上限值SOChigh时,启动储能系统越限保护,储能系统操作标示flag=0,电池储能系统停止动作;若电池实际SOC值小于SOC上限值SOChigh,储能系统操作标示flag=1,储能系统充电;
2)Pfore>Ppeak,即电池储能系统放电:
将采集的电池储能系统的SOC和电池储能系统设定SOC限值相比较:若电池实际SOC值不大于SOC下限值SOClow时,启动储能系统越限保护,储能系统操作标示flag=0,储能系统停止动作;若电池实际SOC值大于SOC下限值SOClow,储能系统操作标示flag=-1,储能系统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56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聚噻吩分散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聚氨酯基绝缘玻璃密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