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5784.8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5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峰;沈路路;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05 | 分类号: | A61K31/05;A61K31/7034;A61P37/02;A61P19/04;A61P29/00;A61P19/02;A61P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乙烯 化合物 制备 补体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补体系统是体内重要的免疫防御系统,参与体内多数病理生理过程。补体系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正常激活对抵御外来微生物的入侵和维持机体平衡有重要作用,但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会引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目前对此类疾病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因此临床上急需高效、低毒、专一的新型补体抑制剂。直接从天然产物中研究开发补体抑制剂的成本低且安全性好,因此近年来从天然来源中寻找新的具有抗补体活性的药物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的学者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不少具有补体系统抑制作用的单体化合物,为抗补体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为蓼科(Polygonaceae)蓼属(Polygonum)植物,多年生灌木状草本。虎杖的干燥根及根茎味微苦,性微寒。具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之功效,主要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癥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等症。现代研究表明虎杖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保肝、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等。临床可用于治疗肺炎、痛风、黄疸、痤疮等疾病。近年从虎杖中分离得到了一系列蒽醌、萘醌、二苯乙烯及黄酮类成分,但尚未见有关二苯乙烯类化合物抗补体活性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的具有抗补体活性的物质,具体涉及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包括化合物白藜芦醇(1)和虎杖苷(2)。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上述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应用现代药理筛选方法,对植物药中的抗补体活性物质进行研究,从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干燥根的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并证实所述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对补体系统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可制备抗补体药物。
本发明涉及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通式的化学结构:
其中,R=OH,Oglu。
本发明中,当R=OH时,化合物为白藜芦醇(1);
当R= Oglu时,化合物为虎杖苷(2)。
本发明所述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虎杖根粗粉,以5倍量95%乙醇50 oC提取3次,每次2小时。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浸膏,浸膏悬浮于蒸馏水中,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乙酸乙酯萃取物;取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以二氯甲烷、二氯甲烷-甲醇、甲醇梯度洗脱,所得流分经不同洗脱剂进行反复硅胶柱色谱,RP-18制备色谱和SephadexLH-20纯化,分离得到化合物白藜芦醇(1)、虎杖苷(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57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次分量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