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压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6192.8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8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勤;张巧辉;陶方;陈为龙;朱达;葛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瑞昌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43/00 | 分类号: | F16C4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压入机构。
背景技术
轴承作为机械转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重要部件,其在机械工程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电机转子上的转轴两端需要安装轴承才能平稳转动。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一些轴承推入机器来完成轴承压入安装,从而提高机械生产的效率。但是,在同类的轴承推入机器中由于推入动力不平稳在加上压入机构和轴承接触面过大,会造成轴承内圈和外圈都受到推入动力的作用而造成轴承的损伤,带来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承压入机构,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固定好轴承内外圈的位置,平稳的将轴承的内圈压入轴承外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轴承压入机构,包括:支撑座、挡套和推入机构;所述支撑座为一对挡板通过其周边的双头螺柱连接而成,所述挡板与挡板间存在间距;所述支撑座上表面中心的通孔内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可以间隙配合所述推入机构;所述推入机构的末端正对所述支撑座下表面的止推孔;所述推入机构的前端配合有挡套;所述挡套在紧固件作用下固定在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
优选的是,所述推入机构包括推轴和卡块;所述卡块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推轴的顶端。
优选的是,所述挡套前端可根据轴承要求加工为所需形状。
优选的是,通过调节所述双头螺柱可以改变挡板之间的间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轴承压入机构,其可以根据轴承的不同型号来调整支撑座的间距,同时也可跟换挡套来优化轴承的压入过程。并采用卡块固定轴承部件,采用减小接触面的方式来保障轴承的压入效果,尽量避免轴承部件的损伤。该轴承压入机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轴承压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座结合推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轴承压入机构结合轴承部件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支撑座;2、推入机构;3、挡套;4、轴承部件;11、挡板;12、双头螺柱;13、轴套;21、推轴;22、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轴承压入机构,包括:支撑座1、挡套3和推入机构2;所述支撑座1为一对挡板11通过其周边的双头螺柱12连接而成,所述挡板11与挡板11间存在间距;所述支撑座1上表面中心的通孔内安装有轴套13,所述轴套13可以间隙配合所述推入机构2;所述推入机构2的末端正对所述支撑座下表面的止推孔;所述推入机构2的前端配合有挡套3;所述挡套3在紧固件作用下固定在所述支撑座1的上表面。所述推入机构2包括推轴21和卡块22;所述卡块22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推轴21的顶端。所述挡套3前端可根据轴承要求加工为所需形状。通过调节所述双头螺柱12可以改变挡板11之间的间距。
结合一较佳实例来说明本实用一种轴承压入机构的工作过程:
将轴承部件4放置在推入机构2的推轴21顶端的卡块22上,然后根据轴承的结构将其他轴承部件4按顺序依次放好,将挡套3安装到推入机构2上,并利用紧固件将挡套3与支撑座1锁紧,由于挡套3前端为轴承形状,因此可以保障轴承部件4的压入状态。通过推入动力推动推入机构2,便可以平稳的将轴承内圈压入轴承外圈,实现工作目的。
本发明一种轴承压入机构,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广泛推广,可以根据轴承的不同型号来调整支撑座的间距,同时也可跟换挡套来优化轴承的压入过程。并采用卡块固定轴承部件,采用减小接触面的方式来保障轴承的压入效果,尽量避免轴承部件的损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瑞昌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瑞昌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61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多功能实验箱
- 下一篇:一种异形铝型材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