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6274.2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8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千叶康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信息终端机、便携式电话以及便携式个人电脑等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在便携式小型电子设备中,如日本特开2000-340960号公报所记载,已知有具备电池收纳构造的结构,该电池收纳结构将电池组可装卸地收纳在设置于设备壳体的电池收纳部中。
这种电池收纳构造构成为,通过弹簧部件的弹力使连接电极弹性地突出在电池收纳部内的一侧面上,并且在将电池组收纳于电池收纳部内时,使连接电极插入设置在电池组侧面的电极孔内,从而与电池组的电池电极弹性接触,由此将电池收纳部10的连接电极与电池组的电池电极电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电池收纳部内的连接电极构成为,前端形成为尖尖的圆锥形状,在电池组插入电池收纳部时,圆锥形状的前端部被电池组侧面推压而沿从电池收纳部内推出的方向移动,之后,当与电池组的电极孔对应时,连接电极的尖尖的前端部插入该电极孔中与电池组的电池电极弹性接触。
但是,在这样的电池收纳构造中,由于是电池收纳部内的连接电极与电池组的电池电极弹性接触而连接的结构,所以若弹性推出电池收纳部内的连接电极的弹簧部件的弹力较强,则不仅电池组难以插入电池收纳部内,而且电池组的侧面容易受到损伤,另外,若弹簧部件的弹力较弱,则电池收纳部内的连接电极与电池组的电池电极的接触变得不稳定,从而存在欠缺连接可靠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能够可靠且良好地收纳电池组,并且能够可靠且良好地连接电池组的电池电极与电池收纳部的连接电极。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具有电池收纳构造,该电池收纳构造将电池组插入设置在设备壳体的电池收纳部内,使设置在该电池组的一个侧面上的电池电极与设置在所述电池收纳部内的连接电极接触,并且利用电池盖能够开闭地盖住所述电池收纳部,该电子设备具备:卡定部件,其通过使所述电池组滑动来将所述电池组以能够卡定脱离的方式卡定在所述电池收纳部内,所述电池组以使插入到所述电池收纳部内的所述电池组的所述电池电极朝向所述电池收纳部内的所述连接电极的方式滑动;以及导压部,其设置在所述电池盖上,在所述电池盖盖住收纳有所述电池组的所述电池收纳部时,通过插入到位于所述电池收纳部的与所述连接电极相反的一侧的部位的内表面、和与其对置的所述电池组的侧面之间来朝向所述连接电极推压所述电池组。
根据本发明,能够可靠且良好地收纳电池组,并且能够可靠且良好地连接电池组的电池电极与电池收纳部的连接电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应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机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信息终端机的后视图。
图3是表示打开了图2所示的便携式信息终端机的电池盖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表示收纳于图3所示的便携式信息终端机的电池收纳部中的电池组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便携式信息终端机的电池收纳部的内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6是图2所示的便携式信息终端机的沿A-A箭头方向观察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图3所示的便携式信息终端机的沿B-B箭头方向观察的、剖开主要部分表示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图2所示的便携式信息终端机的沿C-C箭头方向观察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图5所示的便携式信息终端机的电池收纳部的沿D-D箭头方向观察的、剖开主要部分表示的放大立体图。
图10(a)及图10(b)表示图3所示的便携式信息终端机的电池盖,图10(a)是其放大后视图,图10(b)是其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1~图10对本发明应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机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该便携式信息终端机具备设备壳体1。如图1~图3及图6所示,该设备壳体1包括上部壳体2、下部壳体3和中间壳体4。
如图1及图2所示,该设备壳体1整体形成为在纵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箱体形状。在这种情况下,设备壳体1构成为,其跟前侧(图1中的下部侧)形成为宽度窄的手持部1a,前端侧(图1中的上部侧)形成为宽度宽的打印机搭载部1b。在该设备壳体1的上部壳体2的手持部1a上设置输入显示部5和键盘输入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未经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62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