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复合结构、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6435.8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伟;邱胜强;李伟伟;魏相飞;吴丽琼;高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格瑞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7/24 | 分类号: | C08K7/24;C08L23/06;C08L63/02;C08L8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丁秀华 |
地址: | 2151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石墨 聚合物 复合 结构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复合结构、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纳米材料科技领域。
背景技术
高性能聚合物复合物在电子工业,建筑建材行业,拥有巨大应用空间,例如高导热率聚合物已经作为导热胶,供暖管等热界面材料应用,高导热率聚合物制备一般是将导热填料加入聚合物中,通过混合过程使导热填料形成通路从而得到高导热率复合物。目前常用的导热填料有银粉、铜粉、镍粉、三氧化二铝、氮化硼和石墨等,但是其往往存在或是价格偏高,或是导热系数偏低,或是添加量过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复合结构,其具有导热性能优良,成本低等特点,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前述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复合结构的方法,其工艺简单,易于实施。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前述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复合结构在导热,静电屏蔽,电磁屏蔽等方面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复合结构,包括主要由多孔石墨烯与一种以上聚合物和/或聚合物单体形成的复合物。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复合物包含0.1wt%-99wt%多孔石墨烯。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石墨烯的层数在1-100层,径向尺寸为1μm-1000μm,并且所述多孔石墨烯中的孔洞的直径在1nm到1000nm之间。
所述多孔石墨烯可选自但不限于氧化石墨烯、氧化还原石墨烯或插层膨胀石墨烯。
所述插层膨胀石墨烯的膨胀方式可选自但不限于热膨胀或微波膨胀。
所述聚合物可选自但不限于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环氧树脂、硅橡胶、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酚醛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橡胶树脂、聚乙二醇、聚碳酸酯、聚酰亚胺或尼龙。
所述复合物的最终形态可选自但不限于弹性体、塑料或粘流体。
如上所述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一种以上聚合物和/或聚合物单体与多孔石墨烯复合,形成目标产品,其中所采用的复合方式包括单螺杆或双螺杆熔融加工、注塑、吹塑、熔融纺丝、溶液纺丝、静电纺丝、静电喷涂、粉末冶金、溶液共混或高速机械搅拌分散方式。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该制备方法包括:将一种以上聚合物与多孔石墨烯混合加工热处理,获得目标产品,所述聚合物原料的形态包括粒料、液态、高弹态或粉末状。
如上所述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复合结构在制备导热、静电屏蔽或电磁屏蔽材料或器件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将多孔石墨烯与聚合物等按照一定比例复合,经多种简单加工方式形成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复合结构,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易于规模化实施,成本低廉,且安全环保,不会排放有毒有害废物,且所获产品具有优良的热学、电学等性能,在导热、散热、导电、抗静电、电磁屏蔽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获产物(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复合结构)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复合结构、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进一步的讲,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参照图1,本发明可以是通过将多孔薄层石墨烯与聚合物按一定比例,经过一种或多种加工方式形成复合结构材料(即,多孔石墨烯/聚合物复合结构)。该复合结构材料可以多种成品形态,如浆料、涂料、薄膜、垫、管、棒等应用于导热、散热、导电、抗静电、电磁屏蔽等领域中。
前述多孔石墨烯为1-100层,尺寸为10nm-1000μm,孔径在1nm-1000nm,多孔石墨烯在复合体系的含量为0.1-99wt%。多孔石墨烯由氧化石墨烯,还原的氧化石墨烯,液相化学解离石墨烯,插层膨胀石墨烯,其中插层膨胀石墨烯膨胀方式包括热膨胀,微波膨胀,电化学膨胀,化学反应膨胀中的一种或多种打孔制备。
前述聚合物包括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环氧树脂,硅橡胶,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酚醛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橡胶树脂,聚乙二醇,聚碳酸酯,聚酰亚胺,尼龙等聚合物或单体的及其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格瑞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格瑞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64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